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杜正蓝) 作为闽南文化重要发祥地、台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漳州市日前制定实施《漳州市实施“名医入漳”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行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圆山计划”),采取引名医带人流聚人气、培育壮
今年以来,漳州市凭借“圆山计划”的成功实施,吸引了大量外地患者前来求医,康养旅游热也随之兴起。到漳州看中医、康养游正成为越来越多外地患者的选择。截至目前,已有2570人次的市外患者到漳求医。福州退休干部朱先生便是“圆山计划”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日前,在漳州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医药前沿交叉技术”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内多学科交叉领域专家学者和杰青、博士后齐聚一堂、共话发展。11月,漳州圆山基金投资大会召开,集中签约国企基金项目14个、国企招商项目12个、“圆山计划”医药健康项目20个。
东南网漳州5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钟舒云)5月16日,漳州市举行“创新创业 惠企利民”《漳州市实施“名医入漳”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行动方案(试行)》(简称“圆山计划”)专场新闻发布会。漳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学森介绍了“圆山计划”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发展愿景及保障措施等情况。
3月9日,2025年首场漳州市片仔癀名医馆特邀专家“师带徒”拜师仪式于片仔癀名医馆(古城分馆)举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名医入漳“圆山计划”工作专班牵头人蔡总平出席仪式。仪式上,徒弟遵循古礼,依次向师父行三鞠躬礼、敬茶献花、诵读拜师帖,表达尊师重道之心。
中新网漳州1月7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魏东7日表示,该市将深化医疗共享,提升名医入漳“圆山计划”带动效应,开展中医药“入岛出海”行动,放宽台湾医师来漳执业范围,推动设立两岸中医药培训基地,打造中国南方中医中药医疗医养医旅名城。
9月21日,第一届闽台中医药融合发展大会暨王琦闽台书院、王琦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漳州市芗江酒店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会为媒、以会促融,广泛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共同促进两岸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我的膝关节受到损伤,疼痛难忍。经韦老理疗后,我的腿好多了!我的女儿也过来治疗脊柱侧弯畸形,效果也非常明显。”近日,在片仔癀名医馆(古城分馆),年近50的郭女士(化名)竖起了大拇指。现居漳州的郭女士是片仔癀名医馆的“忠实粉丝”。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辛勤耕耘。荔枝海、水仙花海、南湖、龙江岁月,一个个网红打卡点出圈;南江滨路、圆山大道、金峰大桥、芝山大桥、马洲大桥建成通车,一条条城市“动脉”让九龙江南北两岸的联通更加紧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集群次第花开、民生福祉大幅增进,漳州高新区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上台致辞东南网漳州9月21日讯(本网记者 钟舒云 文/图)赓续数千年,中医正青春。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精髓,更蕴含着深厚的医学智慧。9月21日,第一届闽台中医药融合发展大会在漳州举行。
东南网10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杜正蓝 通讯员 庄朝惠)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中医药文化同根同源,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前不久,第一届闽台中医药融合发展大会暨王琦闽台书院、王琦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漳州举行。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曾炳光7日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魏东做《政府工作报告》,海都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漳州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23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86个教育项目,新增学位600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