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变形计”的农村孩子10年后,如今过得怎样?父母要从小就开始树立孩子对于生活品质的正确态度,什么“穷养儿,富养女”“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些都是片面之词,当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让孩子吃点苦是有益与孩子成长的,不能说让孩子成天生活在享乐之中,这样,等孩子长大了之后,
2006年,一档综艺节目《变形记》将两个生活境遇完全不同两个孩子联系在一起,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富足却异常叛逆,他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他们不爱学习,不务正业,除了读书以外,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做。
作者:朱桁冈、董家坤、蒋蔚蔚摄影摄像:潘一涛“五四”青年节前夕共青团中央评选表彰18名“全国勤学上进好青年”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刘一鸣榜上有名是全军唯一获此殊荣的人,他说这是对母亲最好的告慰!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数学老师,受母亲影响很大,刘母常说,无论是做题还是做人,会要对
《变形计》一档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从06年开播,一连做了14季,如今已经过去16年, 里面参加“变形”的主人公,也确实大变样了。这档节目寻找城市与农村两个主人公,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
在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里,经济窘迫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从人变成了甲虫。“变形”暗喻环境对人的改变。十几年前,在一档热播的电视节目《变形计》里,“变形”是让富裕家庭的孩子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互换生活。贫困家庭的孩子住高楼,富裕家庭的孩子啃窝头。
自2006年开播以来,《变形计》就是个饱受争议的节目,有人说它通过“换位思考”解决了许多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也有人说短短一个月的互换根本改变不了什么,而且对农村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为城市主人公回去后,大多都借着节目的人气当上了网红,但农村主人公在短暂地见识过更好的城市生活后,又重新回到大山深处,这种巨大的落差感击碎了他们稚嫩的心灵,一些农村孩子还学会了一身的坏毛病,甚至嫌弃弃原来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