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迩说编辑|盖迩说这个小女孩名叫迪雅,是个中德混血儿,出生在德国柏林的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年仅13岁的她,曾认为中文是最难学的语言。妈妈是中国人,在德国留学期间认识了爸爸。迪雅还有两个德国姐姐,一个中国哥哥。对迪雅来说,每年那几个重要的节假日,就是一家团聚最好的时刻。
女儿七个月了,到了咿呀学语的时期,意大利人常用他们的语言逗引她,而我和姥姥则对她说中文。有时候我和他爸爸常笑说:不知道女儿的第一个单词是中文还是意大利语。所有人都说,混血儿真好,一生下来就会两种语言,就连意大利人也羡慕的说,这孩子真幸运,天生就会两种语言。
作为中美混血儿,我在两国都长期生活过,时刻都能看到、甚至受到有关种族或政治的攻击。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当政期间向中国发起贸易战、将新冠疫情怪罪于中国、大肆鼓励各路反华阴谋论等行为,使美国对亚裔的歧视,尤其是反华情绪持续增长。
新京报2015-07-13 02:30:10【聚光灯】如果说《爸爸去哪儿3》想让人们看到更多有关中西教育的碰撞与问题的话,至少目前,不论是刘烨的中法混血儿子刘诺一,还是夏克立的中加混血女儿夏天,在镜头前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在上周五播出的《CCTV家庭幽默大赛》节目中,一位中英混血的小选手现场以纯正的大连口音表演了一段中文诗朗诵,掀起了现场的小高潮,三位嘉宾以及在场观众都以为她只是在用幽默搞笑的方式秀中文,但当表演结束后她依旧不变的“海蛎子味儿”口音惊呆了众人。
在加纳蹬夸(中文音)、库马西、特马等华人聚居区,经常会见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黑人女子带着两岁儿子的身影,这娘儿俩在华人圈子四处打听、寻找孩子的生父;小孩的肤色微微有点黑,就象华人晒太阳晒黑了一样,胖嘟嘟的圆脸,大而有神的眼睛,一根手指含在嘴里,一见到华人总会露出羞涩的微笑。
2014年情人节,非洲一建筑工地上,弥漫着一股浪漫气息。23岁的非洲女孩娜布里娅,手捧一束鲜花,正在向一位41岁的中国大叔表白。“我喜欢你。”大叔一听,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他慢悠悠的接过花,娇羞的和女孩相依在一起。大叔名叫谢晓伟,来自河南一个村庄,是工地上的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