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拍摄到的绿孔雀画面。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中新网昆明7月14日电 (张俊波 王洁 丁玲)记者14日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只绿孔雀带着三只幼鸟穿林而过的珍贵画面,被其牵头研发的绿孔雀识别模型成功拍摄。
潮新闻 记者 暴妮妮 胡静漪 见习记者 王啸 通讯员 张文文 董浩密林深处,一只动物的身影从监控设备一闪而过,设备后台端可立马识别该物种,并显示此区域该物种的相对数量,并额外附赠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统计分析、生物多样性状况的综合评价,最后一键生成监测报告。
针对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水文连通为中心,疏通被阻塞潮沟76千米,着力恢复黄河与湿地、海洋的交流,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措施,修复激活湿地水生态,开展了原生生物恢复。近三年,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总量突破5.
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见习记者 李洁薇 通讯员 陈浩 周士律共享联盟·嘉善 供图4月17日上午10时,嘉善县12369环境监测监控应急指挥中心,一个电子大屏被一群鸟儿刷屏了。“看,这就是候鸟,白骨顶!”后台监测员范泽宇兴奋地叫起来。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获悉,为更好地保护全市的野生动植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全市推广“声纹识别”智慧监测系统、“卫星跟踪器”智能追踪系统和物种识别技术等,实现对部分野生动植物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有效提高了野生动植物活动的监测精度和效率。
潮新闻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楼俊俊 李宇航图为一只鸟在优尼家智能喂鸟器前取食,经AI自动识别为冠蓝鸦。受访者供图 秋日清晨,一只翠绿色的蜂鸟扑扇着翅膀飞来,用长长的喙从“花蕊”里汲取蜂蜜水。这朵“花蕊”可不简单,彩色琉璃瓶身、花朵状取水口,还自带智能感应器,是一款观鸟神器。
“你看,这段时间系统识别到的鸟类特别多,出现了多个峰值。”苏州市昆山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徐路遥告诉记者,春节后,随着气温回暖,该局部署的智慧观测系统每日识别鸟类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特别是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内频繁观测到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极危物种黄胸鹀。
用AI设备实时抓取高清画面实现“看图识兽”以声纹终端采集鸟鸣赋能“听声辨鸟”……在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这套全新启用的生物多样性智慧观测系统“上岗”工作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昆山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综合展示平台苏州市昆山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 徐路遥该系统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启用以来,已有125
来源:【扬州发布】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更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扬州首个生物多样性观测平台即将在江都区建成。这一平台涵盖哪些内容?用了哪些“黑科技”?将发挥什么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