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人体中70%都是水。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观察市面上任何一个饮用水品牌,你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在强调水本身的品质。问题在于,好的水源在哪里?中国人长期处在饮用水安全的危机之中。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石台4月22日电(胡雨松 王锐)从“珍硒山庄”四楼阳台向外远眺,大山村秀美风光一览无余,村子里鳞次栉比的民宿静静依偎在绿水青山间,溪流竹林间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不断。珍硒山庄依山而建。人民网 王锐摄“珍硒山庄”位于池州市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是山沟子里的最深处。
近年来,石台县践行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路径,擦亮 “石台硒泉” 招牌。全县12家硒泉企业集群发展,2024年综合产值超 1.48 亿元,同比增长 20.3%,产品畅销沪苏浙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实现从生态资源到全国产业品牌的跨越。
富硒大米、富硒水、富硒蛋、富硒茶、富硒山珍、富硒黑猪肉……12月22日,来自安徽省石台县的百余种富硒特色农产品组团亮相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3美好江苏生活节暨绽放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笑脸”优品展,主打生态健康、地方特色鲜明的石台富硒农产品一亮相,就吸引过往观众纷纷驻足询问并
石台硒泉,“南”以忘“淮”。5月11日傍晚,“硒品出山,引客来石” 2024安徽“石台硒泉”暨文旅宣传推介月第三站走进淮南市中央公园,活动吸引了硒泉硒品企业代表、涉旅企业、市民以及高校大学生,共赏皖北夜色,共绘石台淮南新蓝图,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在石台县硒泉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县委、县政府集聚各方力量聚焦石台硒泉产业,共商发展大计。这也预示着该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从资源禀赋来看,石台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和富硒资源。
石台晒秋 陈莹莹 摄石台秋色 丁长杰 摄中新网石台11月13日电 题:安徽石台坚守“原生态”本底向“硒”和“景”要效益作者成展鹏张强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有着“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之称的安徽石台县,因地制宜,以靠硒养硒,靠景养景的发展理念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坚守着“原生态”的本底。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八月初,正值中伏,一年里最热的日子。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牯牛降景区,青山叠翠之下,幽幽峡谷之间,却是微风习习,清冷的山涧汇聚成清澈见底的水潭,地势平缓处树影斑驳,浅滩上游人纳凉戏水,仿佛与外界炎热隔绝。航拍石台县大山村。
中新网合肥7月27日电 题:安徽石台主打“硒游”绿色文旅产业作者 刘浩7月25日至26日,中央驻皖新闻单位绿色发展池州实践基地揭牌暨中央媒体看池州活动在安徽省池州市开展。26日上午,多家中央媒体代表走进池州市石台县,开启了一场“硒游”探访之旅。
作为中国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石台县含硒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9.7%,其中,富硒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0%,在目前已发现的富硒地区中占比最高,2022年被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授予“中国生态硒都”称号。
大家好,这里是风子红的旅行专栏,欢迎关注,一起探讨旅行与生活。硒元素是一种稀缺元素,但对人类抗癌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却有着很高的价值,富硒食品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富硒水更是当地让人津津乐道的独特资源,所以来到石台,喝富硒茶,吃富硒米,给自己的肠胃养养生,这里的居民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硒的环境里,无论吃、喝、用,都与硒元素有着很强的联系,所以这边的人长寿,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84.6%的森林覆盖率,99%的土地富(含)“硒”。这就是“富硒负氧”的石台县。2023年10月28日,石台县正式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多年以来,石台县以绿色打底,以“硒”兴业,推动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书写精彩的“两山”实践石台答卷。
石台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水、林、洞、村”等为一体,有以牯牛降为代表的山岳风光,秋浦河为代表的湿地特色,蓬莱仙洞为代表的溶洞地貌,大山富硒村为代表的养生福地,白石岭为代表的田园景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康养基地,一个个绿色资源,不仅成为石台最亮的底
本次活动由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石台县人民政府主办,石台县文化和旅游局、万家社区、万家热线承办,石台县仙寓山景区管理中心、石台县仙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蓬莱仙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醉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办,安徽硒泰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公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