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奋斗在隐蔽战线,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常青树”,革命与文学在他身上融为一体。电影《让子弹飞》改编自他的小说,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年过百岁仍笔耕不辍,107岁出版《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创造世界出版纪录。
文·图/慕津锋2024年1月13日,马老将迎来自己的第110个生日,放眼中国文坛和世界文坛的历史,作家能如此高寿,在我所认知的世界,马老应该是唯一一位。这个记录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很有可能也后无来者。我想唯一能打破这个记录的,只有马老自己。
【追思】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周洪双3月28日晚,著名革命家、作家马识途去世。不久前,他刚刚度过自己的110岁生日。在生日这天,他曾写下一首自寿诗,其中写道:“壮岁同许孺子牛,老来自诩识途马。”老马识途,志在报国。
战火纷飞时,他是从事地下工作的“老革命”,历经风云变幻,信仰愈加笃定;和平年代中,他是笔耕不辍的人民作家,经典作品不断,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他的一生,跨越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由弱变强的非凡历程,虽坎坷不断却始终追求光明。
据川观新闻,3月28日,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8日19时25分去世,享年110岁。马识途消息传来,很多作家都感到震惊和难过。作家罗伟章听到消息时正吃晚饭,第一感觉这是不可能的,可很快消息得到了证实。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摄影报道 年逾百岁的马识途,不仅是四川文坛的骄傲,也是全国文学界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生长于重庆忠县的马识途,16岁负笈出峡寻求立身救国之道,之后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风雨,工作之余又拿起文学创作的笔,成为一名风格卓著、深有造诣的著名作家。
南都记者获悉,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8日19时25分去世,享年110岁。他一生笔耕不辍,小说《盗官记》曾被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在纪录片《九零后》中,作为西南联大校友的马识途以百岁高龄出镜,仍精神矍铄。
编者按:据川观新闻,3月28日,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8日19时25分去世,享年110岁。本文作者樊希安,为作家、诗人、出版家,曾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本文于2021年12月11日夜写于北京首都宾馆。
据马万梅透露,原本这一天,是马老与老朋友们一年一度聚会的日子,但由于疫情,只能改为线上,“虽然目力不济,老太爷还是兴致勃勃地拿着放大镜逐条阅读亲友们的发言,然后中气十足地语音了一盘,既表示感谢也表示自己一切都好,自然,即兴做诗那是一定要有的。”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2024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初三,文坛巨匠马识途将迎来110岁生日。1月10日,中国作家协会提前为马老发来贺信。贺信中提到,“尊敬的马识途先生,今逢您一百一十岁华诞,冬寒已去,春风将临。先生风华依旧,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