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魏晞)中国央行22日公布经审议通过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客户备付金,是指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备付金在日常支付中大量出现。
邀请好友送豪礼!185元红包等你拿! 基金商城1折起购 央行13日发布通知称,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备付金集中存管大势所趋 引导非银行支付回归本源新华社记者 刘铮、吴雨快速发展的非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在便利网民购物的同时,也滋生出新问题。部分机构依赖上了吃客户备付金利差,甚至一些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
近日,业界对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的政策的讨论很有热度,一直关注这一动向的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关铁军撰文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梳理,诸多问题她都进行了回答。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的政策的几个核心问题近期业界关于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的政策取向的讨论甚嚣尘上。
日前,支付圈获悉已经有多家银行下发了谨慎与第三方支付公司中预付费卡支付公司进行备付金合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各分行和分支机构谨慎与预付费卡企业合作,随着支付机构业务的快速增长,客户备付金规模也迅速增加。
4月3日,央行官网就《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拟对备付金集中存管后账户体系及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并增加处罚条款,将对扰乱清算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治理。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 刘四红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除受近期线上消费提速、交易额大增等大环境影响之外,备付金新高与计息落地、监管趋严等因素也息息相关,不少机构在新规利好下,提升了主动交存的积极性,此外监管趋严也遏制了备付金违规,反向推动了机构交存金额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