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以来,各地频繁降雨。雨水缓解了盛夏的炎热,但也给出行带来麻烦,防雨避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雨衣已变得时尚又兼具功能性,并且还可以解放双手用于其他劳作。天气变化无常,一次意外留下的发明——雨衣仍将继续为人们遮风挡雨。 1.
说起曾经的雨具,不少让人会想起蓑衣。近日,市民周先生就向本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晒光阴”栏目发来了两件蓑衣照片投稿,他说,曾经的蓑衣是人们务农、垂钓的主要雨具,而如今它已经慢慢在被更加轻盈和功能性更多雨具所替代。
按:今天除了“儿童节”,还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五十年前的1965年6月1日,人民军队诞生了一款新式的军服——“65式军服”。为纪念这个日子,lcommander(LC)友特为本公号撰写了一篇专稿。对这一款式军服中特殊的版别和种类作了介绍。文章信息量大,很有参考意义。
夏、秋雨水增多,各种雨具的出场率也大大提升。今天,雨伞、雨衣、雨鞋应有尽有。如果在古代,遇到雨天该怎么“武装”自己呢?你可以身披“袯襫”“油 衣”,头戴“斗笠”“油帽”,脚穿“油靴”“油鞋”,当然,还少不了那一把韵味无穷的“油纸伞”……今儿,青年君就跟大家聊聊古代的雨具。
截至 6 月 15 日,今年的洪灾已造成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重庆等 24 省852.1 万人次受灾,13.8 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622 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 206.7 亿元。
在1978年的时候,解放军在装备上迎来了以减轻单兵负荷为主要目的的改革,在这次大范围改革中,包括军服、军靴、作训服、雨衣、帐篷在内一共改进、增加了21个品种,而在这些原计划于1979年开始装备部队的新型装备中,以65式伞兵水壶为基础的78式三用水壶,就是解放军装备史上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装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