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0月11日电 (唐小晴 汤睿)自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以来,杂交水稻历经三次理论创新突破,五轮高产跃升,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70多个国家近100亿余亩,增产粮食近10000亿斤。2014年10月10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溆浦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百亩片验收现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据新华社长沙10月11日电 (记者周勉)10月11日,记者从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50年来,中国杂交水稻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达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超8000亿公斤。
11日,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出席并讲话。大会宣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致辞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贺信。1973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下,我国成功实现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标志着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性突破。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3年6月6日01版转08版)编者按今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构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其间活跃着湖南人的身影。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0月11日(漫画)杂交水稻推广10月11日,记者从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50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达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超8000亿公斤。
今年是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前夕,有关机构发布了一组数据:50年来,杂交水稻在国内累计推广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8000多亿公斤。进入20世纪,玉米、高粱等作物已广泛利用杂种优势,水稻领域却迟迟未有突破。
央视网消息: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角,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从前,这里的水稻种植一直都是“靠天吃饭”,由于缺乏优质的水稻种子和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马达加斯加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米。中国专家的到来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增产增收的希望。3月,一片片广袤的稻田里,青翠的稻穗正迎风生长。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ed a written speech at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Hybrid Rice Assistance and Global Food Security, which was held Saturday in Beijing. The forum was co-hosted by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and the National Food and Strategic Reserves Administration.
光明网讯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的“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正面向公众展出。近期,袁隆平院士的助手尹华奇先生寄来亲笔手稿,深情回顾了杂交水稻攻关的艰辛历程,表达对袁隆平先生的崇高敬意。
谢华安在原三明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进行田间试验。东南网10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胡海明)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种子协会评选出“十大杂交水稻荣誉品种”,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团队选育的“汕优63”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