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长兴岛)LNG船产业链发展大会在长兴岛召开。作为现代船舶工业的诞生地、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创新的前沿阵地,上海正着力打造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和世界级航运服务产业集群。2023年,全市船舶海工产值突破千亿,达到1007亿元。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6日电(记者 缪璐)2024 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11 月 15 日开幕。大会以“绿色智能,新质未来”为主题,全方位展现我国海洋装备领域发展的最新成就,传递最新发展动态。海装展开幕当天,上海市长兴岛船海产业链宣传推介会同步举行。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系列报道《潮起长三角 小岛大经济》第三站走进位于上海崇明区的长兴岛。这里拥有长年不淤、不积、不冻的深水岸线,是我国船舶海洋装备产业的重要基地。长兴岛,岛虽小,却是世界级的海洋装备岛,很多国之重器和国际领先的海工产品都在此诞生。
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被誉为造船工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之一,其建造难度高、工艺又复杂。近年来,国内LNG船制造发展迅速,打破了长期以来被国外船企垄断的局面。在我国船舶海洋装备产业的重要基地,崇明长兴岛上,一条LNG国产化产业链正不断壮大。
潮涌浦江,聚链长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的现代化造船基地,今天(7月30日)上午,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联合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协同创新助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现代化造船基地”为主题的船海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对接大会。
1984年,大连等14个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年一路繁花,大连乘开放之东风、迎改革之春潮,实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海图强,致力于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基地。
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世界领先的现代化造船基地,逐梦船舶海工产业高技术船舶新赛道,3月29日下午,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经信委、崇明区政府在长兴岛共同组织“重点民企走进长兴系列专场”活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上海各区如何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入手,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由上海发布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联合制作的“2024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融媒访谈,12月2日起正式上线。
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数据,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1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55.
崇明东部,璞叶小镇数字化生态农业产业园,1300亩太阳能光伏板一望无际,一年可发电1.5亿度,太阳能光伏板下,加州鲈鱼、南美白对虾、甲鱼等水产品活蹦乱跳……这是崇明生态岛建设以科技赋能,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缩影。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我国2024年上半年造船业最新数据,成绩亮眼,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占据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长兴岛海洋装备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75亿元、同比增长 21.3%,企业在建和手持订单量再创新高,订单排到了2031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上海市长兴岛造船基地,记者身后的巨轮是我国新一代天然气运输船“绿能瀛”,它总长299米,宽度是46.4米,这一艘船的用钢量就达到了25000吨,其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可装载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能够满足700万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需求。
来源 | 崇明检察中华民族向海图强、向海而兴,海洋装备企业是国之要者,长兴岛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基地。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崇明区人民检察院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会签“检护海装”工作机制并设立检察工作站。
编者的话:75岁的新上海,是个“多面之都”:霓虹灯与弄堂、传统与现代、烟火气与文艺范……她从历史烟云中走来,链接无限未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观号”策划推出国庆专题报道,带你回顾光影下的上海蝶变,为祖国母亲庆生。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
春节刚过,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火速开工,返岗率已达95%以上。在沪东中华长兴岛两大造船基地,19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5艘大型集装箱船同步在建,生产规模创新高。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就有1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