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耳石”其实是人的内耳里一种比芝麻粒还小的碳酸钙结晶,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与蛋白质混合在一起组成耳石膜,附在毛细胞的黏液毯上,当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这些耳石颗粒会随着患者头位方向的移动,受重力作用发生一定的位移,这时患者就会产生一种“一动就晕,不动不晕”的感觉。
患者在起床、躺下、翻身等头部位置变动时,会出现短暂的眩晕感,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耳石症虽然名字中带有“石”字,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石头在耳内,而是指内耳中的耳石脱落或移位,刺激到半规管,导致眩晕的发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眼前一黑,天旋地转,仿佛坐上了失控的旋转木马,连站稳都成了奢望——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很可能是耳石症在作怪。
起床时天旋地转,恶心想吐,可能是耳石症引起的眩晕。接下来演示左后耳石症的复位:头向患侧45度,缓慢躺下,头低30度,保持头低30度,头朝健侧转90度,头朝健侧再转90度,身体同样转90度,屈膝,身体旋转90度坐在床沿,低头休息。
耳石症脑病科三病区在脑病科三病区的门诊时常听到有患者诉苦:“起床或者睡觉翻身的时候感觉天旋地转,躺下不动就可以恢复如常,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经常会反复发作,这是怎么回事呀”?这个时候患者朋友们就要当心了,您很有可能“中招”耳石症了。
眩晕/头晕是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涉及临床多学科,如何治疗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之一。既往在病因学诊断方面,国内较多采用既有解剖部位又有疾病性质的分类,分为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
以前一说到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梅尼埃病,但这些年耳石症的发病率要比梅尼埃病高得多。医生特别提醒,年轻人患耳石症与生活方式关系非常大,熬夜、玩手机、不喜欢运动可导致耳部缺血。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没有健康保健意识、生活压力大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耳石脱落,形成耳石症。
武汉晚报讯 和姐妹一同外出旅游打卡各处景点,结果回家后一动就天旋地转,半个月都下不了床。近日,62岁的王女士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通过“多轴向转椅”治好了眩晕。“这个椅子真是太神奇了,在上面转了几次就不晕了。”20日,已经能自如地下地正常生活的王女士说起这个治疗,连连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