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骗取60多户商家珠宝,熔成4公斤金条后跑路?多位在深圳从事珠宝行业的网友爆料,深圳一珠宝市场商家以借货名义骗取60多名商家的珠宝,随后将珠宝中的黄金配饰熔化成4公斤金条,还给被骗者发金条图片,称“对不住了”,被怀疑是要套现跑路。
扬子晚报3月15日讯 (记者 孙锐)近日,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东海县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因网购珠宝引发的消费纠纷案引发社会关注。消费者高某在某电商平台购买天然绿松石、蜜蜡饰品后,经专业机构鉴定发现均为假货,遂将商家诉至法院。
近几年,电商直播为珠宝玉器销售提供了便利,吸引了许多消费者观看购买。然而,直播间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现象比比皆是,消费者因缺乏专业知识难辨真假,容易上当受骗,相关消费纠纷时有发生。近日,白云区消委会成功调解了一起电商直播虚假宣传销售珠宝纠纷,当事人马女士获全额退款。
红星资本局8月28日消息。近期国际金价持续走高,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期货均突破2500美元/盎司关口。随着金价的上涨,一些黄金投资骗局也再度活跃起来。昨日,河南某消费者在金店购买1斤黄金被店员报警一事引发广泛关注,随后,警方发现该消费者陷入了诈骗。
近日,来自湖南长沙的陈女士向澎湃公众互助平台“服务湃”(www.tousu.thepaper.cn)反映,今年11月,她在“一站式奢侈品购物平台”麦多多购买了47万元的黄金,但下单后对方迟迟不发货。推荐消费者购买黄金的网友曾发来自己购买黄金的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近日,有网友在名为“麦多多”的电商平台抢黄金,付款后平台不发货不退款直接“跑路”一事引发广泛关注。11月8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位受害者已经向公安机关报警,上海警方已经立案。
中新网绵阳9月24日电 (程维星 寇盈)9月24日,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游仙区分局发布消息: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期间,游仙公安在四川省公安厅、绵阳市公安局的指导下,抽调精干警力辗转山西、广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成功侦破一起利用互联网搭建虚假珠宝、文玩交易平台从事网
“我在中国黄金买的金饰,既查不到产品信息,也查不到检验检测报告。我认为这是欺诈,至少要退一赔一。”张先生说。张先生在陕西定边工作,今年3月30日,他在定边县一家中国黄金店铺购买了一些结婚用的金饰,包括2件足金手镯、2枚足金戒指、1条足金项链、1对足金耳饰,共计花费58800元。
“财源广进”“笔笔大单”这样的词对于个体户店主来说绝对是最爱听的而近期在福建仙游,一经营黄金商户就发了一笔“横财”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所得资金大量购买黄金等高价物品借此渠道进行“跑分”洗白资金这种行为虽未直接对个体商户实施欺诈但这些非法资金一旦流入商户银行卡内将导致商户的的银行账户被
直播购物现在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购物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消费供给,不过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随着直播电商市场规模的增长,直播带货的投诉举报量也逐年上升。前段时间,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直播购买珠宝玉石的时候,商家没有如实告知瑕疵,构成违约的买卖合同纠纷案。
2025年3月11日,四川成都市民小丽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她在一社交平台的翡翠直播间陷入“病毒式推销”套路,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被坑4万余元。她说:“收货后发现实物色差大、货不对板、以次充好,才知上当受骗。据我所知,与我经历类似的消费者还有10多人。
“我怀疑被套路了。”16日,市民韦先生向“柳报维权哥”(微信号:lzwbwq)反映,他在柳州飞鹅综合客运站(汽车南站)乘车时,车站内一家珠宝店的工作人员以“登记车票信息”为由,将他带到珠宝店刮奖,他刮中了2000元代金券,接着在对方的诱导下,花600元购买了“金镶玉”玉佩。
因听信销售人员“玉器有鉴定证书”的承诺,赵先生花费59800元网购了一件和田玉器摆件,后经多次鉴定,该玉器竟为大理石,价值仅15000元,赵先生遂提起诉讼。近日,上海二中院对该案做出终审判决,认定商家构成欺诈,应承担“退一赔三”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