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硕果累累满枝头,果香四溢甜心头。近日,在广饶县花官镇北口村耿霞家庭农场果园内,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手提袋子穿梭于梨园中,品果采果。放眼望去,一个个果香四溢、沁人心脾的小香梨挂满枝头,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新网山东高密5月1日电 (王文清 于娜 杨华超)“去年冬天雨水调匀,今年梨花开得非常好。”在山东潍坊高密市东南部,山青幽幽,胶河潺潺。满是繁花的梨园里,梨农宋刚和几位村民正戴着帽子、包着纱巾,在梨树下举着长木杆为梨花授粉。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刘冲近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多街道钟坨村的百亩脆桃基地已经进入采摘尾声。8月26日,基地负责人刘江华一边忙着包装、发货,一边忙着到果园里观察果树的状况。“这两天虽然采摘结束了,但气温居高不下,得时刻盯着果园用水情况。”刘江华说。
中新网河南新闻6月26日电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杞县各乡镇秉承村村有亮点的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助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图为果农在查看葡萄长势。
近年来,焉耆县各乡镇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定走特色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和后劲。村民马亮说:“我们村每年都有新变化,今年要搞一个杏桑大道,我也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主干道上栽植多种多样的果树,让游客观赏美丽乡村,让新居户村变得更加的美好。”
大众网记者 邵钰 通讯员 郑国玉 东明报道为牢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今年以来,东明县东明集镇以“植绿扩量、护绿提质、活绿增效”为主线,按照“绿化家园、果树为主”的工作思路,紧盯节点,抢抓时节,栽种果树共计27000余棵,全力打造房前有景、屋后有林、院中有果
8月3日,在新疆阿图什市阿扎克镇铁提尔村西梅采摘园,一簇簇颗粒饱满的西梅挂满枝头,紫色的果皮外裹着一层薄薄的“白霜”,甚是诱人。成熟的西梅挂满枝头 (杨林 摄)采摘工人们提着篮子穿梭在西梅园中,小心地将一枚枚挂满糖霜的紫色浆果摘下,轻放到篮筐里。
夏日时节,山东各地水果陆续成熟上市,蓝莓、葡萄、樱桃、桃子等各色水果,汇聚成一幅七彩丰收画卷。近年来,山东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果树种植,依靠科技挖掘增收潜力,依托人才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品牌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了群众“果篮子”,推动了水果产业持续发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郭梦溪 赵清五月风行渐起潮,樱桃熟了雨芭蕉。5月28日,在三门峡湖滨区交口乡晁家庄村村民孙海成的樱桃园里,一簇簇红彤彤如玛瑙般的樱桃挂满了枝头,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记者 许 菲春暖大地,万物复苏。近日,在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的“三新”苹果示范园内,果农胡绍民手持剪刀,仔细修剪果树枝条。“果树长好了才能结出好果子,去年我家苹果卖了个好价钱,今年得再加把劲!”胡绍民笑着对记者说。
来源:河池日报 近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边弄村弄甲屯的果场,一颗颗三华李挂满枝头,果农韦统桥正穿梭于果树间进行采摘。韦统桥说:“果场的兴建,得益于六也乡党委、政府的富民政策——因地制宜,引领村民大力发展山葡萄种植。
仲夏,黄河岸边的龙口镇,舒展绿叶的果树栽满村民的房前屋后,新砌青砖护墙映衬出乡村韵味;近年来,龙口镇提出“一带三区”产业发展规划,在东部梁峁山区发展绿色小杂粮种植加工业,在西部梁峁山区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在沿河地区围绕红色教育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工矿企业区发展三产服务业,因地制宜,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田园风光,蔬果采摘,这里不止颜值爆表,满眼的乡村风光更醉人,浓郁的乡土气息中恰到好处地点缀着现代元素,既返璞归真,又生机盎然;研学交流,红色教育,这里是革命老区,聆听英烈故事,跟随先辈足迹,为无数游客种下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的“种子”……这里就是孟州市槐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