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2014-04-18症状非特异性损害常见的有皮肤瘙痒症及痒疹;临床表现有局部骨骼疼痛及继发性神经压迫症状。诊断标准血常规及血涂片:HL可以出现PLT增多、WBC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侵袭性NHL侵犯骨髓可出现贫血、WBC及PLT减少,外周血可出现淋巴瘤细胞。
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B-LBL病变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形态单一,大小一致,体积中等偏小,核浆比高,核圆形、卵圆形,核膜不同程度卷曲,染色质细腻,核仁通常不明显,胞质稀少淡染。核分裂像较多见,约有一半的病例可见“星空”现象。
近日,进行了一次运用个体定制化多靶点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治疗一位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尝试。患者是一位72岁的老人,患病后被担架抬到医院,经传统治疗效果不明显,全身淋巴结肿大,且出现了噬血细胞综合征
四位大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雄增教授、北京大学刘翠苓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夏庆欣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小秋教授在线直播,吸引了2千余名观众在线观看,直播时长达3小时余,为广大病理科医生带来了一场淋巴瘤病理学习与交流的学术盛宴。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小秋教授以“Classification of Lymphomas: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为题进行分享,小编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今天是世界淋巴瘤日。最近十年来,北京市淋巴瘤发病率以每年6%的速度在上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朱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最近20年,全球淋巴瘤发病也是呈上升趋势。淋巴瘤的发病与自身感染、环境污染、压力调控等多种因素相关。
淋巴瘤能的治好吗?可能没有一个医生能确切地回答出明确的答案。这是为什么你呢?首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什么是淋巴瘤!淋巴瘤又可被叫做恶性淋巴瘤,其主要变现有淋巴结的肿大但是无痛的,肝脾肿大,还可能会伴有发热、瘙痒等全身症状。而淋巴瘤具体可以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或奇金淋巴瘤两类。
文献及译者简介——张会来主编力荐:《DLBCL靶向测序、分子亚型和预后:一项HaematologicalMalignancy Research Network的报道》Targetedsequencing in DLBCL, molecular subtypes, and outc
针对2015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2015)上展现的造血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领域的进展,记者采访了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马教授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为,“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比较快,白血病治疗研究相对停滞;免疫疗法研究‘冲锋在前’,接下来是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