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其祖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唐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是唐朝著名的佛教法师、佛经理论家、翻译家、旅行家,也是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南京玄奘寺,因供奉玄奘大师顶骨舍利而得名。玄奘就是唐三藏,他的舍利原来埋在大报恩寺三藏塔下。1942年初冬,鬼子在雨花台大报恩寺三藏塔遗址挖到一个石函,发现了里面的玄奘大师顶骨舍利。鬼子想占为己有,南京人民强烈抗议。鬼子就把一部分交给南京政府,一部分藏了起来。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一千多年的建都史,在这里留下了数不尽的历史故事。来过西安的人都会被这座城市所吸引,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数不尽的文物古迹,回民街内品不完的美食小吃,大雁塔附近有看不完的美景胜境。
唐僧,本名陈祎,法号玄奘,生于公元602年,是古时洛州缑氏人。但贞观元年,玄奘却冒死出关,然后一路西去,总共花了17年的时间,前后行走了5万多里路,最后终于到达了印度的那烂陀寺取得了《大般若经》、《心经》等真经。
三藏寺位于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龙泉村北龙泉自然村南约1千米长寿山下。又称大安寺,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传为唐玄奘取经归来曾游于此。辽道宗大安年间(1085~1094)易名“大安寺”,明、清屡有修葺,现存主体结构为明清建筑。坐西朝东,分上、下两院,占地面积1912.50平方米。
兴教寺全名“大唐护国兴教寺”,是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西韦村西北的少陵原畔,是一座始建于唐高宗时期的佛教寺院,也是佛教法相宗的祖庭之一,因为寺内埋葬了玄奘法师的灵骨而成为佛教界的一处圣地。
兴教寺,又名大唐护国兴教寺,坐落于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畔。兴教寺是法相宗祖庭之一,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是唐代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陪伴于侧的是他的两位弟子窥基法师、圆测法师。那天去的时候,寺里有法事。每每遇到此类,都尽量远远避开。不懂宗教信仰禁忌,怕有冲撞。兴教寺始建于唐。
唐僧墓我们从西游记中经常能看到有妖怪想吃唐僧肉,而唐僧几个徒弟一路保护他,最终唐僧师徒修成正果,到了西天被如来佛祖封神。《西游记》虽然只是小说,但历史上的唐僧确有其人,法名叫“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唐僧是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