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原则同意《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会议指出,并购重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龙头企业的重要方式。要注重价值引领,向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助于重点产业补链强链的项目倾斜,塑造典型案例,树立鲜明导向。
本报记者 田鹏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并购重组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形成了优质资产与资本市场“双向奔赴”的局面。而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紧锣密鼓地推进,国资国企专业化、产业化重组整合诉求不断提升。
传闻终于落地!4月16日,上海国资委正式宣布,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投集团(又称“科创投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未来将全力打造具备科创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上海层面将两家集团的联合重组称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且是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
上海国企改革概念盘初活跃,上海物贸、长江投资、上海建科涨停,华建集团、上海九百、交运股份、新华传媒等集体高开。消息面上,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有新进展!1月20日, 2025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召开。证券时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今年将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深化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
上海国企改革概念盘初活跃,开创国际(600097)、复旦复华(600624)涨停,开开实业(600272)、第一医药(600833)、市北高新(600604)、徐家汇(002561)等跟涨。消息面上,《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昨日发布。
每经AI快讯,据“上海国资”官方公众号消息,1月20日上午,2025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2025年,上海国资国企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提升国有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巩固国有经济向好态势,大力推进稳增长扩内需,助力降本增效,加强预期引导。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杜雨萌尽管一年一度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尚未召开,但《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多地国资委陆续召开了国资国企改革有关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其中,全力以赴拼经济,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重头戏。
1月中旬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最新出炉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勾勒出地方国企改革新图景。透视地方“两会”,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成为各地的目标。整合重组、市值管理、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完善创新创造激励机制是各地国企改革的关键词。
上海是国资国企重镇。上海国资国企上市公司市值已超2.7万亿元,是资本市场上的一支国资劲旅。今年以来,上海国资国企上市公司主动担当作为,带头先行先试,积极改革创新,在资本市场大棋局中果断落子,并购重组打开新局,市值管理颇有成效,交出一份样本答卷。
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黄盛)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多地明确支持并购重组——上海在近期印发《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三年培育10家头部公司、形成3000亿元并购规模;深圳发布“并购14条”, 力争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深圳产业补链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