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报道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水产加工企业在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当晚,海报新闻记者在企查查平台搜索获悉,有涉事水产公司曾多次被罚。据晚会报道,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人民财讯3月15日电,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虾仁,企查查APP显示,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册资本100万元,该公司曾因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的违法行为、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违法行为等,合计被处罚3.
3月16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央视“3·15”晚会曝光广东湛江“保水虾仁”问题后,湛江市市场监管局立即联合湛江市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会同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赶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
3月15日,315晚会曝光了保水虾仁,称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商业那点事儿小编了解到,晚会点名了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后,湛江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联合湛江市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会同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赶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现场查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一批,责令企业立即停止销售涉事产品,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检,并督促企业召回相关涉事产品。
广东湛江市市场监管局3月17日通报称,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广东湛江“保水虾仁”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成工作组连夜赶赴湛江市现场指导,与湛江市、县(区)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处置工作,督促涉事企业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对涉事产品启动召回工作。
据微信公众号“湛江市场监管”3月16日凌晨消息,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后,广东湛江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联合湛江市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会同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赶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
本报讯 (记者王 越)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广东湛江“保水虾仁”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成工作组连夜赶赴湛江市进行现场指导,与市、县(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调查处置工作,督促涉事企业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对涉事产品启动召回工作。
新京报讯(记者王思炀)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海洋水产”)在加工虾仁时通过使用保水剂(复合磷酸盐)、包冰等行为进行增重,工作人员称“包冰多少都能包”“一斤解冻之后,只有三两虾仁”。
涉嫌生产“保水虾仁”,连云港和湛江6家涉事企业均被要求召回产品。3月16日,连云港赣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央视“3·15晚会”曝光辖区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无保水剂标签的虾仁,且存在现场环境卫生差的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商家的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并通过包冰增重,“1斤虾仁7两冰”(此前报道)。澎湃新闻注意到,该报道涉及三家位于广东湛江的企业,分别是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和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
3月15日晚,央视“3·15 ”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广东湛江多家涉事企业被点名。3月16日,湛江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当地已成立工作专班,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据“3·15 ”晚会报道,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增重虾仁的问题。据梳理,被点名的企业包括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等。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江苏、广东等地虾仁生产商使用保水剂但不标注,磷酸盐残留量超标等情况。此次涉事厂家中,有的被发现是正大、大岸浪花等品牌的生产商,产品曾登陆李佳琦、与辉同行直播间。目前,涉事企业已陆续展开近18个月内生产的冻虾仁召回工作,品牌方也已连夜下架冻虾仁。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增重等问题。据央视报道,部分企业存在违规、超量使用保水剂(复合磷酸盐)以及包冰增重行为。其中,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和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被点名。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水产企业违规使用保水剂为虾仁“增重”的黑幕,引发公众对冷冻水产品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对此,连云港、湛江等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查封涉事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并责令召回相关产品。
广东督促“保水虾仁”涉事企业召回相关产品3月16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广东湛江“保水虾仁”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成工作组连夜赶赴湛江市现场指导,与市、县(区)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处置工作,督促涉事企业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对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