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开通投诉处理和纠纷调解两项功能。据介绍,消费者反映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与金融机构发生的民事纠纷问题,可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完成实名注册后即可登录使用。
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微信小程序访问量突破6万次近日,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投诉和纠纷调解渠道。据统计,平台微信小程序上线以来,访问量已超过6万次,显示出广大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为进一步提高投诉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提升投诉处理质效,推动金融消保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临商银行成功上线金融消保投诉处理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投诉管理、溯源治理、不合规诉求管理、投诉分析管理四大模块。通过上线该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实现了对各渠道投诉信息的统一线上管理。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将移动应用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应用,以及内部管理类应用,也涵盖金融机构在各互联网平台运营的小程序、公众号等。
王方圆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王方圆)6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金融消费者反映事项办理工作安排的公告称,为做好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以及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职责的划转衔接工作,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2〕90号)要求:完善消费投诉处理制度机制,进一步畅通消费投诉渠道,积极运用调解机制化解消费纠纷,加强消费投诉处理监管工作,妥善处理消费投诉,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网财经6月6日讯 日前,啄木鸟投诉平台发布5月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5月1日至5月30日,啄木鸟投诉平台共收到消费者有效投诉1198条,投诉涉及金融理财、教育培训、网络购物、房产物业、共享服务、快递物流及网络游戏等多个行业。
10月12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针对金融贷款类诈骗行为的打击公告”。公告称,根据用户投诉发现,近期有不法分子在朋友圈、微信群推广散布贷款信息,以“放款快、无需担保、低息”等字眼诱惑急需贷款的用户,后续再以“银行卡账号输错无法提现”等理由实施诈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今天公布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金融消费者反映事项办理工作安排的公告》(下称“公告”)显示,金融消费者反映信访、举报、投诉事项的渠道、办理方式、告知等暂保持不
中国网财经8月26日讯 上周(2024年8月19日至2024年8月25日),中国网旗下啄木鸟投诉平台共收到有效投诉473则,投诉共涉及网络借贷、培训教育、社交媒体、购物平台、汽车销售、物流运输及网络游戏等多个行业。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春旺】近期,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围绕“打击‘非法金融中介’”开展了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案例,帮助消费者揭穿“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不法中介的真面目。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 邓洪海)记者从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获悉,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已上线试运行。据了解,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作为行业基础设施,首批开通网络投诉和纠纷调解功能,建立与金融机构自动转接机制,提高消费者反映事项的“转、受、办”处理效率。
原标题: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警示“代理维权”风险(引题)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已上线试运行(主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赵冬芹)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的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讯】近日,由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据悉,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作为行业基础设施,首批开通网络投诉和纠纷调解功能,建立与金融机构自动转接机制,提高消费者反映事项的“转、受、办”处理效率。
本报记者 冷翠华《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保信”)了解到,由该公司开发建设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已于3月15日上线试运行。上线首日,该平台微信小程序访问量超过6万次,当天投诉和调解完成办理并结案33单。
中国网财经10月12日讯 日前,啄木鸟投诉平台发布9月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9月1日至9月31日,啄木鸟投诉平台共收到消费者有效投诉1078条,投诉涉及金融理财、教育培训、网络购物、房产物业、共享服务、快递物流及网络游戏等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