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冬天,18名八路军战士在与日军激战中受伤,被紧急转移到了牛余庆挖的土窑中,但其中一名战士却因伤势过重牺牲,牛余庆便把他埋在了土窑旁边。如今,牛余庆已经92岁了,他有一个心愿,就是让这位八路军战士的遗骸回到他的老家。如今,牛余庆老人的心愿就要达成了。
众所周知我们曾经经历过一段难忘的抗战,在抗战中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而在战争情况下,对于在战场上的单个士兵来看,就犹如一叶浮萍,实际上在每次作战结束以后,那些伤亡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甚至还有部分战士连遗体也都找不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为失踪人员。
央广网宁波4月2日消息(记者 刘欣莹 通讯员 童俊霖 王丹)4月2日上午,宁波宁海胡陈乡大赖村99岁高龄的尤宏章老人,一早便穿戴整齐,来到村内一座无名烈士墓前,拔除杂草,清扫落叶,随后又扯着衣袖擦了擦墓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鲜红的大字。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1968年5月,河北满城县陵山迎来了一场意料之外的变故。一支施工队正在进行例行的爆破作业,却意外引发了一连串令人震惊的发现。随着烟尘散去,工人们惊愕地发现眼前出现了一个幽深的洞口,而非预期的碎石堆。
1998年,南京市政府在完善城市建设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个古墓,这座古墓别深埋在地底之下,随后市政府派出了多名专家前去探察,大家都知道南京是明朝的首都,专家断定这可能是明朝时期的墓穴,随后专家与一群考古学者开始动工对古墓开始挖掘,完全打开墓穴之后,专家向墓穴中远远看去,突然看见一个人影一直在动,众多专家发蒙了,他们刚刚打开墓穴里面的大门,根本没有人进去,可里面的人影是谁呢?
荣县高山镇黄桷湾村有一位八旬老人,名叫董昭君。他一生居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晚年后,儿子多次邀请他进城一起生活,都被拒绝。老人说,之所以留下来,不仅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山里的生活,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曾向父亲许诺:“要给恩人守墓。”董昭君说的“恩人”,是他从未谋面的颜蕴山。
在《卜算子·咏梅》中有这样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说在很多人看来,付出就一定要收获回报,但对于很多心怀大义之人而言,他们的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只是希望能够实现自己心中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