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一名儿童若被认定有问题行为,那么这个儿童在自身发展中就会遇到比普通儿童更多的问题,若家长、教师没有能够从他们的行为中认识到他们有这方面的困难,没有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阻碍,那么就会出现真正的发展落后。
当涉及到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时,使用ABC行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下我会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ABC行为方法来矫正问题行为。一、A (Antecedent) - 前因:观察和记录引起问题行为的触发因素。
家有孩子的父母,如果你们发现孩子有以下言行和表现,请警惕:1.受挫折后出怪声、坐立不安孩子遭遇挫折、环境突然改变、无聊或焦躁不安时,常常会出现持续、反复性的摇头、离座、坐立不安、出怪声、干扰、晃动手指等自我刺激或攻击性的动作。2.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养出“高智商”宝宝,可智力这玩意不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纵使父母在宝宝的早期教育上“费尽了心思”,往往到头来的结果却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美国儿科协会最近的一项实验证实,或许这是因为父母一直都想错了。
“都6个月大了,我的小孩还不会坐。”“我的小孩平时总会把头偏往一侧。”“我小孩都1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是不是发育比其他小孩子晚啊?”……在日常生活中,刚当上爸爸妈妈的人,经常会有以上的疑问。1.发育比别的孩子晚,4~5个月不会翻身,8个月不会坐。
文/鲁鹏程当父母从现实的角度开始审视天真的孩子时,会觉得孩子很奇怪。他们有时不喜欢干净的玩具,偏偏爱玩水和沙子;不喜欢在规定的地方画画,总是胡乱涂鸦;有时明明只是一个童话故事,他们却相信那是真的。父母之所以会觉得孩子“奇怪”,是因为忘记了自己也曾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
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总会发现小孩有一两个怪癖,有些家长特别想要让小孩改过来,因为觉得小孩的这些怪癖非常奇怪。但是大家知道吗?经过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小孩身上的怪癖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现,好好利用这些怪癖能够使小孩智力超群。
周末,本打算喊闺蜜一家一起吃饭,闺蜜却唉声叹气地说,她和老公准备带儿子去医院。原来,她家五岁的儿子,最近老是趴在地上,像一条鱼一样在地板上“游来游去”,两条腿来回摩擦地板,还面红耳赤,满头大汗,看着挺让人担心的。
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该求教心理咨询师。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家长们想想自己的孩子做过几种,大于6种很危险!12种以上要去看医生了!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孩子跟父母互动时,都有一些奇怪的 “小癖好” ,比如:爱蹭父母的脸、经常把父母的脚当摇摇椅、离不开从小盖着的小毯子,洗旧了也不肯换等等…刚开始只是睡前,后来不管在哪、做什么都喊着要挠背,不挠就发脾气,闹起来有够折腾人的。
有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对待有问题的孩子,家长要正确的进行教育,以免孩子出现更大的问题。对待行为怪异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理解孩子根据个人心理学的解释,孩子的任何一种行为,包括怪异行为这是由孩子内心有一个目标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