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者、表现主义文学先驱——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卡夫卡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因幽邃犀利、荒谬洞彻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坛斩获巨大声誉,被荒诞派等众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奉为鼻祖。
撰文:威廉 ·林赛 William Lindesay翻译:吴琪● 说明:虚构的短篇故事,内容深刻描写长城建设者的内心。● 来源:写作于1917年,出版于作者去世之后的1931年。● 当前状态:作者藏书,原稿收藏在英国牛津博德利安图书馆(theBodleian Library)。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弗兰兹·卡夫卡,去世于1924年6月3日,今年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大师,死后对西方乃至东亚国家的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村上春树、余华、格非以及当下活跃的一批80后、90后作家,都是卡夫卡的拥趸。
2024年6月3日,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巨匠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生前并不出名的他,百年后却成为通俗文学、漫画、电视,甚至TikTok短视频、电脑游戏和韩流歌曲中的文化偶像。人们迷恋他的作品与情书,从他疏离于现实的生活里寻找自我。
编者按:今年是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为表纪念,译林出版社推出了“变形的人:卡夫卡精选集”,收入五部作品。其中,收入卡夫卡短篇小说代表作的《变形记》由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翻译家赵登荣翻译,此次特别邀请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李双志为之撰写序言,解读卡夫卡的人生与文学世界。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住命运笼罩着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弗兰茨·卡夫卡弗兰茨·卡夫卡1920年,37岁的卡夫卡结识了他的一个同事的儿子——17岁的青年古斯塔夫·雅诺施。
朱大可近日,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在海外收获好评,不少观众表示,里面的中国神话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其实,西方对中国神话故事及其他文学经典的兴趣由来已久,18、19世纪,不少西方汉学家来到中国,惊叹于中国文学的魅力,之后将其翻译介绍到西方。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在海外收获好评,不少观众表示,里面的中国神话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其实,西方对中国神话故事及其他文学经典的兴趣由来已久,18、19世纪,不少西方汉学家来到中国,惊叹于中国文学的魅力,之后将其翻译介绍到西方。
我站在那里半天才挑了一瓶罐装可乐,330 mL,无糖,下午 2 点,三里屯,握着它坐在了会议室的长桌边。我是杂志编辑,职能是写文章,一个做影视的朋友要拍一组职场纪录片,喊我来出主意,两个月了,我常过来开会,有时也出差,去了几个城市,跟人见面,听他们讲自己的工作,记录下来。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8日起对捷克进行历史性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67年来的首次捷克之行。位于欧洲中部的捷克,面积不到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习近平主席首次中东欧之行、今年对欧洲国家的首访,为什么选择这里?声名远播的捷克“名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