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回答好网友的这个问题,笔者翻阅了很多历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都是高清、高分辨率的,我们放大照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每一名八路军士兵的真实装备,他们既没有电视剧中的那么夸张,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寒酸。
在陕北,八路军召开作战会议,商议东赴山西参与对日作战,会议当中115师师长林彪认为如果八路军能够换装嫡系中央军一样的德械装备,八路军就具备和日军打运动战的可能性,可以寻机歼灭日军联队级的作战单位,如果能够充分调动日军,并得到友军配合,完全可以歼灭或者重创日军一个旅团。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十分丰富,其中包括:步枪45种,手枪23种,马枪7种,冲锋枪15种,轻机枪17种,重机枪19种,平射炮2种,重炮3种,高射炮6种,野炮7种,山炮10种,迫击炮18种,合计172种。
网上对两枚纽扣的作用众说纷纭,有的说这两枚纽扣象征了八路军的“8”,又有说这两枚纽扣代表了帽徽。如果按照八路军军帽的起源来看,基本是八路军军帽➡国军军帽➡德国山地帽➡奥匈山地帽,首先来介绍下他们的鼻祖-奥匈山地帽。
当前对中共军队士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参军动机、顾虑以及中共对参军的动员等方面如李金铮:《“理”、“利”、“力”:农民参军与中共土地改革之关系考——以冀中、北岳、冀南三个地区为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3期,2016年9月;
1943年,从9月初开始,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发动了为时三个月的秋季大扫荡,这次扫荡史称“百日大扫荡”。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的腹地是易县狼牙山,易县属于一分区一团的防守区域,日军要想突入一分区腹地占领狼牙山,就非要过一团这个关不可。
西安事变后,面对步步紧逼的日军侵略,全民族统一抗日已经成为全中国人的共识,而国共两党也开展第二次合作,一致对外抗日,其中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不过相对于国民政府的其他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可以武器装备可以说非常少,尤其是八路军,整个抗日战争中,最缺的就是弹药,没有弹药再好的武器也完全没有用,甚至还不如冷兵器好用,因此很多时候,没有弹药的情况下都是冷兵器上阵。
从一张老照片说起1944年,在美国记者福尔曼于陕北所拍摄的照片中,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中,一名民兵模样的人正在展示他的武器。只见他背了一支枪,怀里揣着一把驳壳枪,手上还拿着一支枪。而手里拿着的这支枪特别引人注目,这枪就是美制M1卡宾枪↓注意,这不是某部神剧的剧照。
百团大战,这事儿得从1940年8月20日说起,那时候的打响,真是铁血丹心,硝烟滚滚。这一仗,不是三天两头就能打完的,一直硬杠到了同年的12月初,基本上才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别以为这就完了,一些地方的反扫荡作战,还得硬拼到1941年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