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演罗冬的获奖新作《梅的白天和黑夜》中,颇为动人的一景是梅与姐妹、爷叔们在舞厅中的谈笑往来。洋红的环境灯光中,艳丽的绿色、蓝色在镭射灯球的反射下映照出这几张不再年轻的脸孔,他们在嘈杂的音乐里对话,如舞池中的舞客,进三步,退两步,话里话外暗藏机锋。
王大爷今年60岁刚退休,因为是高级工程师所以退休金高达一万六,老伴去世的早,子女都已成家,一个人住在二十多年的老楼里倍感空虚。好在邻居陈大爷没事经常找他喝酒,陈大爷爱好比较广泛,琴棋书画都会懂那么一点,但最爱的还是跳交际舞。看到王大爷整日闷闷不乐,于是决定带他去长长见识。
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12月30日下午3时,封面新闻记者从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金星那里获悉,2021年1月1日开始,金星“金大班”将正式接手1934年的上海百乐门舞厅。在金星的倾情打造下,新的上海百乐门将重现80多年前的辉煌。
提起上海,如今的人都会想到她的高楼大厦、她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但上海还有这么一个地方,弥漫着老上海的气息——黄包车、爵士乐、高衩旗袍,还有似乎从上世纪传来的蹦擦擦旋律,这里就是百乐门,一个有着八十多年历史,怀旧却又颇具现代风格的娱乐场所。
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人杰地灵谓之“气”,包罗万象谓之“度”沧海桑田、筚路蓝缕,终成“上海”“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九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文来高中的青少年来诵读《上海小史(新版)》。今天,你将听到的是《“蝶变”的娱乐空间》节选。
每次去上海市区仅存不多的几家舞厅,我不为在弹簧地板上扭腰摆胯、手舞足蹈来彰显自己的不俗舞技,更不图上海市井传说中的舞厅艳遇——与素不相识的女舞伴劈情操,目的只有一个:寻到她——1990年代上海舞女圈里的大阿姐,在那个年代凭一己之力让那些因下岗潮而沦落为舞女的原纺织厂女工在鱼龙混杂之地、是非频发之处安稳营生,保住上海纺织女工最后的尊严。
湖州人和上海的关系到底有多紧密?一个冷知识是,闻名遐迩的上海“百乐门”舞厅,其实是湖州人建造的。如今矗立在上海南京路、西藏路口的地标性建筑“新世界”,也是由湖州人收购后令其重获生机。不仅如此,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十六铺码头、圆明讲堂、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