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温故】作者:刁大明(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
而正本清源,还原先哲本义,廓清历史迷雾,夯实义理建设的根基,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论语·颜渊》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离娄下》又云:“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题:中国为何始终坚持亲仁善邻,拒绝以邻为壑?——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姚中秋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中国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作为一种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对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推出十集英文微纪录片《近观》以十个古语为线索探寻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了解“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强调亲近仁义、与邻为善是立国的法宝“仁”是儒家文化的灵魂是儒家最高道德准则《论语》记载,孔子的弟子问他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
原标题:亲仁善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回响与价值取向。“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思是亲近仁者、与邻邦友好,这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依循的宝贵理念与文化格局,是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也是今日中国一贯的外交之道。
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水平高速发展,人们逐渐告别了青瓦泥墙住进了钢筋水泥建成的高楼大厦,生活渐渐忙碌的同时人们忽然发现,隔壁的邻居姓甚名谁也不清楚,楼上楼下的只知道是熟面孔,再多的打招呼也是不存在的,人们开始怀念已经隔着院墙与邻居唠嗑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