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保卫战:41个日夜,至“休”舱累计收治病人1760人在“武汉保卫战”41个日日夜夜的战斗中,无论是在战前培训,还是在近一个月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医疗救治第一线,周再生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既是指挥员,又是一线战斗员;战斗伊始,由于出发时准备时间仓促,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队员
每天重复近千次采样动作,她专业细心、不畏疲倦。3月3日晚,虽然已经忙碌了一天,但当听到崖州区要派人增援海棠区防疫工作时,来不及跟家人沟通,顾不上休息,刘青莉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连夜和同事赶到单位,整理增援防疫物资,一直到凌晨两点,“我是一名党员,我特别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个医生的抗疫自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胡丹。就像一名老兵接到上战场的命令,没有丝毫犹豫,我再次来到张家界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从去年1月29日到今年7月29日,刚好时隔一年半。
左图:杨彤欣的生活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占坤 摄 右图: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杨彤欣的贴身衣服已经湿透(右) 被访者提供“我是医生,单身,没有家庭负担,更合适上抗疫一线。”话语出自一位85后女孩儿的口,朴实中多了率真。说话的姑娘叫杨彤欣,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肿瘤科医生。
疫情突如其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84岁的钟南山院士星夜逆行驰援武汉,72岁的张伯礼院士与武汉人民“肝胆相照”,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从年逾古稀的院士专家到“90后”医护人员,54万名湖北和武汉医护人员冲锋在前,4万多名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同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3月18日怀化市突发疫情以来,按照统一部署怀化市妇幼保健院现已先后召集81名医护人员,分别组成采集核酸采样组、物资保障组、标本转运组、核酸实验组归属防指统一调配,正在抗击疫情的征程当中,此时,我们分享一下在发生在该院核酸采样组第三小组的感人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沈阳公安医院的两名护士刘莎和刘琳琳主动请战,毅然告别家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赶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日夜奋战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新华社发新华社武汉3月30日电题: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冲锋——记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医生石蕊刘新、李乐、王岸目送10余名患者康复出院,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石蕊感觉多日的疲惫一扫而空,连步子都轻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