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的钢铁长城,千年万年不垮!”——三峡工程1992年4月3日下午2点半,北京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踏入人民大会堂。今天,他们将要决定一个伟大工程的命运。这就是中国人做了将近一百年的梦——三峡工程。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表决一项工程,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三峡大坝,我国建成18年至今,仍被全球奉为神话的水利工程。相信诸如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发电量多少多少的光辉战绩,大家也看腻了。然而大家不熟悉的是,三峡大坝的无数光环背后也有麻烦事。其中最麻烦的,就是淤泥堆积问题。然而,我国既然敢建这个超级工程,怎么可能没有处理泥沙的办法?
在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纵观人间事编辑/纵观人间事前言三峡大坝自2006年竣工以来,距今已经有了十七年,建成时,它就背负着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拦腰斩断长江上游的三峡地段,自建成后就享有“中国水
前言三峡大坝自从2006年竣工以来,至今已运行17年之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事到如今,三峡大坝也在面临着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泥沙淤积。这些泥沙不但会使水库的库容减少,同时还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会威胁到大坝的安全。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2006年5月20日,一项震惊世界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我国竣工。它既能发电,供给十多个省、几百万人的日常用电,又能防洪,还能促进航运……这就是长江三峡大坝。
作为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大幅提升了长江的抗洪能力,还为周边城市提供了稳定的农业灌溉和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上涨的水位也成为了航运业得到发展的基础,蓄水将近20年的三峡大坝所面临的泥沙问题非常严峻,如果不予以解决,轻则影响库容和航运,重则减少大坝本身的使用寿命,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