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代培养的特点是细胞或组织刚离开机体,它们的生物性状尚未发生很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它们在体内的状态,表现出来源组织或细胞的特性, 因此用于药物实验,尤其是药物对细胞活动、结构、代谢、有无毒性或杀伤作用等,是极好的工具。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发育生物学论文称,一种母乳中的脂肪酸对于新生小鼠心脏的成熟十分关键。这一发现揭示了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新生小鼠出生后心脏发育的机制。该论文介绍,出生会给新生的心脏带来许多挑战,需要心脏细胞经历多种变化和成熟。
/**/ 第三章 Sigma-1受体对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心脏电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Sigma-1受体对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引言 全世界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将近有2000万,其中一
Role and mechanism of growth hormone release related peptide GHRL-12 in mice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myocarditis。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1日的《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题为“Heart neurons use clock genes to control myocyte proliferation”,对一些神经元如何调节心肌细胞数量提供了新的见解。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姬广聚课题组在Cell Death & Disease发表题为CUGBP1,a crucial factor for heart regeneration in mice的研究成果。
专注于应用基因编辑小鼠模型,探讨基因与心脏功能影响作用的基础研究,赛业生物首席科学家俞晓峰博士最近对首都医科大学罗大力教授进行了特邀访谈,请罗教授基于她最近在此研究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从提出研究项目相关假设,选择候选基因及建立相关基因编辑小鼠疾病模型,到解析相关基因与心脏疾病致病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与学习模式动物基础研究中的经典思路与策略,为今后基因功能相关的模式动物基础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及实际应用的参考意义。
仅靠药物,就能让体内某器官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细胞,并修复器官功能,这一生物领域的“魔法”近日被验证确实有可能实现。昨天,记者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谢欣研究组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组合,成功实现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向心肌细胞的转分化,这为化学诱导心肌再生奠定了基础。
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12日电(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日前发表声明说,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因手段,可以增强小鼠心肌细胞的分裂和再生能力,使其心脏“变年轻”,从而提高小鼠日后心脏抗击损伤的能力。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以色列一家研究所日前发表声明说,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基因手段,可以增强小鼠心肌细胞的分裂和再生能力,使其心脏“变年轻”,这一研究也有助于人类探索出让心脏更加强壮、减少心脏病危害的新方法。
关键词: 髓源性生长因子, 基因敲除, 心脏衰老, 心肌肥大, 心肌纤维化, 基因治疗, 胰岛素抵抗。引用本文: 孙 迎, 向光大, 徐晓丽. 髓源性生长因子对小鼠老龄化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 502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