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国内首份儿童零食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相较普通零食,《通用要求》首次在营养健康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并从物理安全性、化学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
儿童面条、儿童水饺、儿童牛奶……市面上,宣称更加安全营养的“儿童食品”比比皆是。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儿童食品”在成分上与普通食品并没有太大差别,价格却要高出不少。一些“儿童食品”甚至通过加糖来迎合孩子口感,反倒对健康不利。
“吸一吸、嚼一嚼、吐出来”……近段时间,款式多样、颜色艳丽、口感独特的“网红零食”蜡瓶糖在网络上走俏,吸引不少青少年儿童纷纷尝试,更有主播带着儿童出镜带货。蜡瓶糖在“小孩圈”里有多火?它的成分是什么?食用是否安全?
广告诱导 “三无”泛滥 标准缺乏 儿童零食制造小胖墩?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近日联合发布《休闲食品及饮料儿童需求调查》显示,儿童是休闲食品和饮料的重度消费群,高频消费休闲食品和饮料的儿童,超出正常体重比例在9.4%到25.4%。
超九成受访儿童家长平时关注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儿童食品”三大问题:噱头大于实质、价格过高、配料不科学“六一”儿童节到了。电商促销活动正在进行,“儿童食品”是其中非常畅销的品类。儿童酱油、婴幼儿低钠盐、儿童营养面条、宝宝山楂条……打着专为儿童研发名义的儿童食品真的都是健康的吗?
有着清脆“咀嚼音”的蜡瓶糖、五彩斑斓的琥珀糖、外观精致的“口红巧克力”“萝卜刀巧克力”、造型奇特的“超大章鱼软糖”、5米长的“大辣条”……随着短视频分享的日益火爆,一些网上的儿童零食分享视频,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跟风购买。
最近造型精美、口味多样咬一口有爆浆感觉的网红零食蜡瓶糖在互联网上火了也在青少年群体中风靡号称“纯手工制作”其实是“三无产品”蜡瓶糖,是用蜂蜡制成的糖制品,其外壳由蜂蜡在模具中固定成型,里面是糖浆,和口香糖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