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记者胡晓辉 河南台记者王发艳 钟乾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连日来,河南经历一轮持续降雨天气。眼下正值小麦成熟期,河南省迅速组织7个“三夏”机收指导服务组分赴一线,各方合力打好夏收“保卫战”。
在河南新乡,金色的麦浪里机声隆隆,小麦相继开镰,卫辉、辉县、凤泉区等地灾后麦田也喜迎丰产丰收。河南移动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从信息化应用、网络保障、志愿服务等方面护航“三夏麦收”工作,成为这个丰收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央视网消息:近期,一些地方的阴雨天气给麦收带来不小的压力。河南洛阳今年种了350多万亩小麦,当地投入收割机、烘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8.8万台(套),抓紧抢收。5月31日,在洛阳市伊川县吕店镇宋寨村,趁着晴好天气,村民们开始小麦抢收作业。
正值小麦收割的“窗口期”,中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河南却遭遇近年少见的“烂场雨”。5月29日至6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实地探访河南省南阳市下辖镇平、内乡、邓州、新野、唐河五县。从5月20日开始的两轮降雨,导致收割机无法下地,为了应对6月3日开始的新一轮降雨,当地正在连夜抢收。
面对连续降雨给“三夏”生产造成的严峻形势,河南工会组织劳模先进积极投身小麦抢收抢晒——打赢麦收“保卫战”“多亏工会来帮忙,今年我家才能顺利完成麦收!”日前,看着烘干的麦子,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秣陵镇的种粮大户田旭生感慨道。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6月3日8时,河南省已收获小麦3721.8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3.7%)。其中:南阳、信阳麦收基本结束,驻马店946.5万亩(80.8%),周口400.5万亩(36.3%),平顶山242万亩(69.2%),洛阳139万亩(39.
图为收割机正在抢收小麦。 王宇 摄“由于天气原因,许多地方的小麦赶到同一个时期成熟,为了抢收小麦,我连夜从南阳邓州赶到这里。”6月2日,在位于河南周口的黄泛区农场,一位刘姓农机手对记者表示,他已经两天没怎么休息了。“麦熟一晌,龙口夺粮”。
6月6日,河南省新乡市最高气温突破35℃。炎炎烈日下,该市新乡县、延津县等地公路两旁的空地上,铺满了麦子。不时有农户拿着刮板、铁锹等工具进行翻晒。站在路边向远望去,麦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正在作业,几声轰鸣声后,带起阵阵烟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眼下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过程,给夏收带来一定影响。
从5月25日开始,河南持续降雨,与此同时,河南南部的麦田,也陆续进入成熟期。往常,这项农事大抵只有麦农自己关心,但一条 “南阳百辆收割机下不了高速堵了5天,耽误了麦农收割造成巨大损失”的网络传言刺痛了大众神经,矛头直指5月22日的唐河高速路收费站。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李银爽“师傅,感谢你们到尉氏助力麦收,我们将全程为您服务……”6月4日,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三夏”保电服务队工作人员在S83兰南高速出口迎接收割机师傅,热情递上矿泉水、毛巾等"三夏"礼包。眼下,正值“三夏”农忙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