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敬 王瑞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12月20日,冬日暖阳高照,位于四川资中县明心寺镇茅店子村的明欣园,果园里已是硕果累累,结满了饱满圆润的果实。果园负责人李森林正在园子里忙活着,他告诉记者:“要定期察看果树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并给果树塑形。
12月4日,成都邛崃市叶绿体家庭农场,刚刚接受完采访的“农场主”汤鑫晨和小伙伴就匆匆“转场”,急着要去看一个果类分选场地。地里100余亩的红心猕猴桃,收获季已经结束。果园里,有工人正忙着修枝管理,为来年做准备。
王再生在农场中工作【双创故事】资中小伙大学毕业返乡创业 种植血橙带领农户一起致富四川新闻网内江11月10日讯(记者 龙艳)他是一个80后大学生,2007年大学毕业。毕业这一年,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不久之后他就辞掉了工作回乡种血橙。
“起初是因为女儿爱吃,便种了很多火龙果,后面摸索出经验之后,开始专门引进木瓜、百香果、香蕉等热带水果。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城的人都能在家门口吃上新鲜的热带水果!”10月9日,李德平这样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这是一个十分朴实的创业故事。80后的年青女子崔菊从四川大学毕业后,没有忘却具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的大山,回到全省山区县之一的家乡石棉县,把目光投向了海拔1850米的高山,流转土地建基地,果木遍植于基地、果林下又种植生态蔬菜、林间又放养畜禽。
唐明润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1月18日,冬日暖阳照耀下,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玉皇观村600余亩春见金光闪闪,丰收的喜悦挂在村民汤润忠脸上。现年56岁的汤润忠年轻时因一场事故失去了左手,被人戏谑地称为“一把手”。
央视网消息:汤鑫晨今年26岁,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系。2022年8月,他辞掉一家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的工作,从北京回到老家四川邛崃创业,开始种植猕猴桃和柑橘。为了支持自己创业、节省开支,家里人干起了割草、疏花、疏果、撒肥料等果园的大小活。
汪静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走马李子柒”,这是四川泸州龙马潭区特兴街道走马村村民对周晓庆的昵称。2023年,这个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90后”研究生,回到家乡走马村创业,成为粟子农场负责人的同时,一边继续做博主,将一片400亩的荒地变成了“金山”。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5日电 (邹立洋)近年来,在泸州市纳溪区的乡村田野,活跃着一群正值青春时光的“新农人”,他们怀揣梦想,从热闹的城市步入“寂静”的田园,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改变了乡村“旧模样”,拓宽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在广阔天地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返乡创业、就业成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达州市宣汉县华景镇塝安村,返乡创业者严承国经过4年的学习、摸索,逐步走出了一条车厘子种植路子。他也靠着种植车厘子过上了甜蜜的生活。初夏,正是享受丰收果实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