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不只是一个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眼下,上海划定了1600个社区生活圈,其中城镇地区860个,乡村地区740个,遍布社区的神经末梢。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等相关的生活基本场景,都将在市民慢行15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内实现。
开篇的话:2014年,在沪召开的首届世界城市日论坛上,上海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距今整整10年。在这期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硬件不断升级、软件不断完善,力求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规划目标。
15分钟你中意哪个“圈”?社区生活圈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就是在市民慢行15分钟的空间范围内,完善居住、就业、文化、体育、教育、养老、医疗、商业等功能,建设全龄友好城市,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
15分钟,是我骑着“小电驴”往返于家中和单位的时间,也是小时候外婆牵着我的手,接我上下学的时间;15分钟,是在菜场里挑好新鲜蔬菜,在绿荫下漫步回家的时间;15分钟,是我到楼下早餐店里点上一份热腾腾的生煎,唤醒一天活力的时间。
据了解,银河北路街道办事处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精心打造了“15分钟生活圈”导示图。“15分钟生活圈”导示图主要展示了以小区为起点,居民步行15分钟内能到达的社区居委会、微型消防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医院、学校、商超、菜市场、银行及公交车站点等地。
前言为保障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质量,更明确和有效地解答相关街镇、社区规划师在行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市生活圈联席办结合“问需求计调研行动”,整合形成《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百问百答》,包括总体行动要求、技术要求以及成果表达等。
今年以来,徐汇区枫林街道以基础保障和品质提升为目标导向,以提升民生福祉覆盖度和居民群众满意度为核心价值,在优布局、强特色、出精品上狠下功夫,不断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场景,持续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助力居民享受高品质生活。
2月24日,鹤壁市“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高质量建设调研交流活动举行,一级巡视员、市创城办常务副主任尚欣参加。尚欣先后到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浦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淇滨区书苑社区一刻钟便民综合体、银杏社区一刻钟便民综合体等处,调研“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管用情况。
市规划资源局介绍,现开展“2023年度‘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主题征集,邀请您共同参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行动!8月5日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提出您的建议。详见↓对于您生活区域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有什么建议?欢迎大家踊跃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