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 欧盟为国防、可再生能源,以及机器人、无人机和电池等领域,确定了30种“关键性工业原材料”。南非北部拥有铂和钒的矿藏,刚果民主共和国则拥有钴矿,美国开采铍,而中国可以开采30种不同的关键原材料中的三分之二,包括锑、重晶石和稀土。
德媒:进口国面临原料紧缺德媒指出,目前中国国内市场对于稀土、镁或钨等原材料的需求正在大幅度增长,同时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中国市场对钴、锂等广泛应用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原材料需求增长10%以上,这就意味着,德国等工业国家面临原材料紧缺,高质量材料和工业产品的生产竞争更加激烈。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中国批准了第一部管理稀土矿开采、冶炼和流通的综合性法规。”彭博社6月29日报道称,当天,中国国务院公布《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稀土归国家所有,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 木“粮食供应问题之后,工业原材料也面临短缺!”德国《焦点》周刊9日称,德国原材料管理局当天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作为世界重要工业原材料供应国的中国正在改变战略,准备大规模减少原材料出口。
【世界观news讯】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其中肖亚庆部长关于中国稀土出口的议题,引发关注,外媒关注是否中国稀土出口政策变化引发稀土飙涨。
来源:环球时报 德国《明镜》周刊5月23日文章,原题:与中国打交道,“去风险化”会适得其反 欧盟希望通过自己生产更多商品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可能被证明是一个更大风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擅长用言辞来影响政治。如今,她似乎找到能让西方粉饰其最大争论点之一的魔法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