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各种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而“游戏代退款”更是以其隐蔽性和诱惑力成为不少人避不开的陷阱。近日,记者深入调查多起游戏代退款诈骗案件,从“热心网友”到“法律维权助手”,再到收钱后就消失的“法律公司”,形成了一张披着法律外袍的渔网,只等那些想打擦边球的“游戏爱好者”入网。
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在游戏中进行的大额充值,可以提出退费申请。为响应国家号召,不少游戏公司都增加了支持未成年人退款的条款。
数字经济的浪潮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成年人作为数字世界的“原住民”,其网络游戏消费行为及相关权益保护问题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纠纷时有发生,甚至衍生出“游戏代退费”诈骗产业链,暴露出网络消费保护的新漏洞。
“没想到游戏充值几千块没要回来,还被游戏代退费的机构套路,骗走三百块。”近日,19岁的成都游戏玩家林林向央广网记者反映,有人在网上向其推荐专业机构帮助游戏退费。信以为真的他,按要求向其支付费用。之后,对方却屡次拖延时间,甚至直接将退费群解散,再不回复林林的消息。
2024年5月28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填补了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标准的空白,延伸出一个新型职业——职业退费人。自称做游戏等平台职业退费中介的小瑞(化名)称,游戏退费这行是“用最小的成本赚不少的钱”。
2024-04-12 16:53来源:未来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近日,“男孩玩游戏充值上万元,父亲连扇自己耳光”一事引发热议。9岁男童玩蛋仔派对10分钟充值6400元,几天内累计充值达1.38万元,男孩父亲知晓后开始自扇耳光并将视频发布至互联网。
大皖新闻讯 2月18日清晨,六安市霍邱县公安局彭塔派出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杨某。他手中紧握着一面锦旗,专程前来感谢派出所民警帮他追回丢失的5000余元钱款。原来,在几天前,杨某急匆匆地来到彭塔派出所,神情焦急地向民警求助,称自己手机里的5000余元不翼而飞,怀疑遭遇了诈骗。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7日电 (刘刚 彭瑶)“非常感谢警察同志,帮我们追回了近万元,这笔钱对我们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近日,一名家长将一面写有“解民忧排民难 人民的忠诚卫士”的锦旗,送到了雅安市石棉县公安局美罗派出所,感谢民警帮忙追回自己孩子玩游戏的近万元充值。群众送锦旗致谢。
送锦旗。“谢谢你们,你们政府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值得表扬,值得点赞,效果就是快!帮我挽回了损失!”5月28日,江西省的李先生将一面印有“不忘初心为人民 心系群众办实事 为民解忧暖人心”的锦旗邮寄到芜湖市湾沚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感谢执法大队帮助其退费成功。
移动支付的普及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给部分家长带来了烦恼。目前,正值暑假,个别“熊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无法自拔,稍不留神就会在游戏里肆意充值。这不,近日就有一位“熊孩子”背着家长在游戏里偷偷充值,幸好警察蜀黍及时出手帮助其退回充值金。
本报讯(记者 韩睿 网格通讯员 康丽)10岁的乐乐在奶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其手机给网游充值三千元。老人多次寻求退款未能成功,找到属地柏板乡岗北村网格员求助。网格员通过两月不懈努力,9月21日,游戏平台给老人全额退了款。7月中旬,辖区居民王奶奶找到网格员求助,诉说了经过。
为了增加玩网络游戏时的体验感,长治一12岁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豪掷千金”偷偷瞒着父母充值14000余元……11月4日,山西晚报记者从长治市公安局获悉,接到孩子母亲王女士的求助后,民警立即与游戏充值平台联系,并最终追回了全部损失。
近日,有位嘉定的小学生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值了2万块。根据相关规定,如果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购买网络游戏充值及动漫游戏周边,家长可以要求相关商家退款。日前,孩子家长就来到嘉定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寻求帮助。
左亚平(左一)带郑成到银行办理存单(受访者供图) “这张存单一定要保管好,平时看好孙子,可不敢让他再玩游戏了。”19日上午,市人社局驻新安县青要山镇黄北岭村第一书记左亚平,将一张86700元的存单郑重交到村民郑成(化名)手中,叮嘱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