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鸡不成宴,无戏不成年”。对于广府人民来说,“过大年,睇大戏”无疑是充满“年味”与“广味”的经典组合。随着春节申遗成功,春班演出更是让春节与粤剧这两大世界非遗紧密相连。从1月30日(正月初二)起,广州粤剧院全力投入到春班演出的忙碌之中。
10月31日晚,由广州粤剧院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联合出品的小剧场粤剧《屈原》在南方剧院顺利首演。小剧场粤剧《屈原》为广州粤剧院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合作创作的第十五个“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剧目。
阳春三月,红棉绽放,广州越秀公园内五羊雕塑下的红棉舞台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专场演出。3月9日下午,广州粤剧院为市民呈现了一场兼具艺术水准与思想价值的折子戏专场。除《刑场上的婚礼》《山乡风云》等红色经典剧目选段外,还有古典名段《游园惊梦》。
被誉为“粤剧改革的里程碑”的粤剧《搜书院》是粤剧宗师马师曾与红线女的经典代表作。2025年3月10日晚20:00,正值红线女诞辰100周年之际,由红线女亲手创办的广州红豆粤剧团将带着这部经典之作走进广东省茂名市鳌头镇北淦黄箩村。
中新网广州9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粤剧院4日发布消息称,金秋十月,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联合主办“广州文化周”活动。作为活动亮点之一,广州粤剧院的大型新编历史粤剧《文成公主》将于10月22日、23日在香港沙田大会堂演奏厅上演。
龙年春节期间,广州粤剧院先后在广州、东莞、茂名、湛江等地开展了60余场春班演出,惠及近10万人次观众。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粤剧院了解到,该院将继续“放大招”,计划在年内推出《双绣缘》《隆平稻香园》等一批精品佳作,并持续推动粤剧“出海”。此外,备受关注的红线女大剧院也将正式运营。
作者:谭志红“虽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这位出身青楼却毅然抛却红妆、跃马疆场的铁血红颜,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与丈夫韩世忠并肩作战,共同抗击外敌。梁红玉的故事不仅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民间一直传颂。
Transparency粤剧+蔡李佛拳,会燃起怎样的艺术火花?8月28日,新编粤剧《南拳》开排媒体见面会在广州粤剧院举行。该剧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粤剧院创排演出,计划今年11月在第九届羊城粤剧节上展演。
作为当代粤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首届“文华个人表演奖”获得者陈韵红的艺术生涯是粤剧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写照。10月18-19日,《钟情于戏 粤韵红梅——陈韵红舞台生活四十年粤剧艺术传承专场》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办。
7月26日晚,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和广州粤剧院联合出品的传统粤剧《罗通扫北》在江南大戏院火爆上演。该剧是继粤剧《审死官》《马福龙卖箭》后,全新复排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中新网广州11月1日电 (程景伟 文瑶)10月31日、11月1日连续两天,小剧场粤剧《屈原》在广州南方剧院首演。小剧场粤剧《屈原》为广州粤剧院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合作创作的第十五个“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剧目,由广州红豆粤剧团排演。小剧场粤剧《屈原》在广州南方剧院首演。
12月14、15日,新编神话粤剧《海珠石新传》在江南大戏院上演,“珠江的传说”被成功搬上粤剧舞台。新编神话粤剧《海珠石新传》是由广州粤剧院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合作创排的“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剧目。
2023年恰逢广州粤剧院(团)成立70周年,今起至12月期间,该院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关汉卿》近日在江南大戏院上演值得期待的是,9月16日晚,广州粤剧院将举办“盛世梨园焕新辉——广州粤剧院(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
中新网广州12月13日电 (程景伟 文瑶)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精品大戏展”再添新彩。据广州粤剧院13日消息,作为此次“精品大戏展”入选剧目,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11日至12日连续两晚在北京市二七剧场上演,展现了“南国红豆”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