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9年至1942年,薛岳在三次长沙会战期间共计歼敌18万,论抗日战场上的功绩,薛岳确实是当时的第一人,也就是因为薛岳的赫赫战功,薛岳在当时被称为“长沙之虎”,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日寇两年未进犯长沙。
按照薛岳将军自己的话说,“天炉战法”就是:“在预定之作战地,构成纵深网形据点式阵地,配置必要之守备部队,以伏击诱击侧击截击尾击堵击诸手段,逐次消耗敌力,挫其锐气,然后于决战阵地使用优越之兵力,实行反击及反包围,予敌以歼灭打击,盖为后退决战方法,因敌之变化而变化之歼敌致胜新方略,如炉溶铁,如火炼丹,故名”。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战功赫赫的将领,理应尽享尊崇、备受重用,这似乎是历史的常规。可却有这样一位国民党大将,他的经历令人费解。
说到抗战国军将领的时候,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国军战神薛岳。确实,作为当时国军最强第九战区的长官,薛岳一直都是打巅峰赛,长期和日军王牌11军作战,将日军还这支精锐部队打的五换司令官,但在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薛岳却晚节不保被日军名将横山勇击败。
众所周知,在国民党众多将领中有不少能征善战者,但属于“外战内行、内战也内行”者,恐怕要非薛岳莫属。薛岳,广东省乐昌县人,从小就胸怀大志,喜欢人物岳飞,希望自己能如这个大英雄一样顶天立地。不过以后的道路证明,薛岳还真是实现了自己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