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又是在中国人民面临两种道路、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光辉灿烂的里程碑。
1979年3月,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从“左”的和右的方面怀疑以及反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经济建设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他支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用户,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他一路走,一路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对如何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思想先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践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百年伟大实践的重要法宝,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使命的关键因素。
在21世纪的太阳刚刚跃起在地平线的时候,世界的东方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初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