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潮汕地区的“粿”已经刻在老一辈潮汕人的脑海里,也成为潮汕地区的一种“文化”。在一个潮汕人眼中,一只饱满的粿里不仅包含着操劳的妈妈一声声叮咛和满脸慈爱的奶奶对儿孙的希冀,粿皮上的一道道精美花纹,还印刻着写满潮汕民俗文化的的一部文化书。
咸水粿咸水粿是一款历史悠久的潮州传统小食,外观是一个由米浆做成的如同小碟子的粿皮,中间是盛放着热的菜脯干,色泽嫩白,口感润滑。粿皮无味但有嚼劲,配上菜脯干的香甜和芳咸,风味独特。有的也可以加上辣椒酱或者甜浆,使得咸水粿味道更重,更美味。
潮汕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粿”有咸甜之分,还有粿汤和粿点之分。 1、粿汁 粿汁原是潮汕地区大众化的地方民间小食,具有香馥的稻米香味,吃起来柔韧适度,不油不腻,给人一种清香隽郁的感觉,广受海内外潮人的喜爱。
总体而言,潮汕的“粿”源于与水稻生产有关的各种祭祀活动。我们的先民,为了祈求神灵消灾赐福,生产风调雨顺,在水稻生产的各个重要时期,都要向主宰的神祇膜拜许愿。这些时期就是四季和节气,潮人俗称“时年八节”;而许愿时的供品,主要就是由大米制成的各种粿品。
【关注“潮汕人爱潮汕”,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年底岁末到来时,潮汕地区的空气中时不时飘来焚烧香烛纸钱的味道;每逢酬神吉日,潮汕地区到处都出现比春节还“闹热”的场面。这便是潮汕地区的“谢神”活动。你对潮汕地区的“谢神”活动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