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评话传承人马伟在抖音开设了新媒体账号,直播说书,5个月观看总人次突破1千万。但是在一开始,他却做了最坏的打算。马伟向记者介绍说,开播第一天,他想的是:“这个东西我能坚持下去吗?”“我当时和我的团队成员说,哪怕不行,就播两天三天,没事儿,我准备好失败的。
三尺书台,一袭长袍,止语一拍,娓娓道来。你很难想象,这样的形象,会出现在一位“80后”的年轻人身上。就在本月18日,在扬州曲艺走进香港城市大学的舞台上,马伟为香港的曲艺爱好者们,奉上了一段精彩的《王少堂·问道》。书台上的马伟,举手投足,眼神顾盼,都有一股独特的神气,很能抓人。
原标题:瞭望 | 在把握艺术规律中开新局——从易德波与扬州评话说起文 | 李广春前些时候,丹麦汉学家易德波博士来扬州故地重游,听曲访友。少堂书场和芍药园子曲艺社为她举办了扬州评话专场,热闹得很。特别是少堂书场,姜庆玲团长为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奉上了保留经典节目《三国》。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感受扬州评话的艺术魅力,2月21日下午课后服务时间,扬州汶河小学第四期“小银杏”讲堂特意邀请到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马伟老师,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了“满台风雷吼 全凭一张口”扬州评话非遗专场活动,这也是马伟老
4 月 26 日,江苏大剧院里气氛热烈,伴随着一对对师徒携手走上红毯,共同郑重签下自己的姓名,江苏文艺 " 名师带徒计划 "(2022-2025)聘任仪式举行。三年来,首批百对师徒同心协力,助力江苏文艺事业。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盛夏季节,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联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优秀文艺成果共享工程”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开展。16、17日,“国色添香”梅花奖牡丹奖专场演出相继在南京市栖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淮安市文化馆举行。
2日-4日,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五指导组组长孙永春率队在我市调研指导,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我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并给予指导。
4月26日下午,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2022-2025)聘任仪式在江苏大剧院盛大举行。首轮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硕果累累,师徒之间更是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师徒代表们也一起畅叙师徒耕耘艺坛、砥砺奋进的心得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