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7日讯(通讯员 舒丽)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便秘的情况,很多人认为便秘只是一个小问题,顶多就是上厕所的时候难受点,其他的不会有什么影响。殊不知,便秘还是导致肛肠疾病的“罪魁祸首”。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便秘已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每年3月28日是中国便秘日,当天下午,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门诊举行义诊活动,向市民普及便秘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便秘问题的认识。怎么样才算是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肠道问题之一,常表现为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等症状。很多人对便秘的认识还停留在“多吃点水果蔬菜就好了”,实际上,一旦发展为长期便秘,大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形成粪石,最终可能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
说到便秘,很多人都有这个难言之隐。网上流传的“长期便秘会导致直肠癌”的说法,不免让人感到忧心忡忡。长期便秘真的会导致直肠癌吗?长期便秘不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是指肛门以内长12到15厘米的一段消化道。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便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据悉,通过分析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40多万人的数据,其中23814人便秘,研究发现,有便秘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风险是无便秘者的两倍多。
当发生便秘、腹泻或者消化不良的时候,您会如何解决这些肠道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菌群也会呈现出退化趋势,如何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保卫肠道健康?本期特邀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国熊,为您权威解读肠道菌群与胃肠健康。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一至二次或每一至二天排便一次,但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三次,严重者一周才排便一次。便秘的危害不容小觑,轻则影响情绪,重则可能引发肠梗阻、急性心血管事件。
“长期便秘会导致直肠癌”这一说法在网上有所流传,然而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呢?市人民医院肛肠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许晨提示,便秘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直肠癌是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单纯归咎于便秘并不科学。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那么,人为什么会出现便秘?长期便秘又会有哪些危害呢?今天就跟着重庆松山医院消化内科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何会便秘?便秘,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通常发生在结肠(大肠)中。那么,如何辨别自己是否真的便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