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这个赛事本身就可以看成是当下国际形势的投射,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是最准确的模型,你真的看懂了奥运会基本上是看懂了国际格局,从资本主义到欧洲历史,从生物科技到工业实力,从文化霸权到政治博弈,从商业竞争到饭圈经济,从长臂管辖到霸权解体,世界可能不是草台班子,但奥运会一定是微缩版的世界。
如果说“注意力”是这个时代的抢手资源,那么奥运会“抢夺”注意力的能力着实惊人。刚刚闭幕的巴黎奥运会自开幕以来便争议不断,却丝毫不影响全球半数人口观看比赛,创下奥运收视率新高。如此巨大的流量“蛋糕”,引来众多企业掘金赛场。
奥运会,怎么就变成“鸡肋”了呢?先说说08年北京奥运会,那可是咱们中国的高光时刻啊!你想想,那场开幕式,全世界有45亿人次看着呢,现场更是有750万人的热情洋溢。那时候,咱们的骄傲简直是爆棚,谁能想到,这么辉煌的奥运会,竟然会在几年后变成了大家口中的“鸡肋”呢?
讲个颠覆认知的事。法国之所以能拿下这一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不是因为它有多出色,而是一票竞争者半道反悔退出了,只剩下巴黎和洛杉矶,洛杉矶承办的还是2028年的,可以说巴黎成了“独苗”。那么,为什么很多国家都不愿意申办奥运会了?难道真的越办越亏?1.
不久前举办的巴黎奥运会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最大的关注点竟然成为“没有给运动员宿舍安装空调”,诸如此类消息霸占热单使得很多人都忘记了开幕式和具体的比赛时间。在这种环境持续之下,未来也有可能出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主动申办奥运会”的情况。
2024和2028奥运会分别被法国和美国获得申办权。好玩的是他们并没有竞争对手,其他申办国纷纷退出。曾经的奥运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并不意外。自从2016年的巴西里约奥运会加入了难民代表队,我就觉得奥运会已经变味了,变得让人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