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台剧《红岩》,到辖区内“小萝卜头”雕塑背后的历史故事,再到山阴路一段“堵心路”变“舒心路”的课堂讨论,今天下午,一堂《忆往昔峥嵘岁月,感今朝幸福生活》学党史班会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举行。
继上实、上外附中、浦外放榜后,昨晚,上外附中东校也公示了初中招生录取名单。为什么“三公”学校这么热门?什么样的孩子能被“三公”录取?上海升学采访了一位刚刚被上实录取的学生,一起来看看他有怎样的学习经验分享。
法语短剧《花木兰》、英语演讲The Future in Your Hands、西语配音《东学“西”渐》……日前,在全校师生的精心准备和积极参与下,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以下简称“上外附中东校”)2023年国际文化节圆满闭幕。
目前在上海,公办学校就是对口入学,民办学校就是摇号入学。除了对口公办和摇号民办之外,上海还有几所特殊的学校,可以说是额外的选择,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报名,不影响原本的对口,也不占用民办报名名额,你确定不想了解一下?
上外附中、上外附中东校应该是独立于公办和民办之外,2所学校可以全市招生,需要登录上外附中网站,在线如实填写申请表,并下载打印签名后通过特快专递寄到上外附中,经初审合格后,发面谈通知书,最后面谈择优录取。
在舞台上,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的高一学生们仿佛穿越到了海伦·凯勒的生活里,他们用流利的英语和出色的表现技巧,生动地描绘了海伦内心的宇宙,讲述着19世纪末那些遥远却又生动的故事。他们的剧目《奇迹缔造者(Miracle Worker)》赢得了虹口区高一年级英语课本剧竞赛第一名。
8月16日下午,2024上海书展现场,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科普实践分享会暨《118化学元素》出版两周年纪念活动。一大群中学生拿着《118化学元素》排起了长队。他们翘首以待的正是心中的大明星——华东理工大学戴升教授。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103周年华诞,在党的诞生地上海,党员群众纷纷冒着阴雨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瞻仰,人群中洋溢着热烈的庆祝气氛。早晨8时许,一大广场已聚集百余名观众,当中既有系着红领巾的少年,也有满头银发的老人,大家手持国旗,等待庄严一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