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讲《圆觉经》中,金刚藏菩萨和佛陀的对话,其中当金刚藏菩萨问佛陀如何证圆觉,出轮回的时候。经文是这样的: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继,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早在五十余年前,作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即在台湾倾全力讲述、印行传统文化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先生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内容涵盖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立足时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
南怀瑾:一个有道之人应有的样子一个学道人应有的严肃态度,可是这样并不完全,他更有洒脱自在,怡然自得的一面。究竟洒脱到什么程度呢?“涣兮若冰之将释”。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冰山雪块遇到暖和的天气就慢慢融化、散开,变成清流,普润大地。
1942年的夏天,南怀瑾背上了自己的宝剑,走上灵岩山,去看望住持传西法师,此时袁焕仙正在灵岩寺内修行闭关,他早就听说过南怀瑾的名字,认为这是一个有天赋又勤恳认真的孩子,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小小年纪也非等闲之辈,所以袁焕仙在当时有想法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南怀瑾。
第一,我告诉你,神通这个事,以三千年人类文化发展来说,是东西方人类都喜欢追寻的。不但东方如此,西方也是,欧洲如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后来欧洲其他的小国家,再然后美国,包括相信上帝的西方白种人,也是同样迷恋。
袁焕仙先生简介袁焕仙先生(1887—1966),四川省盐亭县人,南怀瑾先生之师。先后在成都、南京成立“维摩精舍”,讲学传法,一方度化,四众共仰,门下弟子众多,南怀瑾先生为其中翘楚。袁焕仙先生著述由南怀瑾、徐剑秋等编撰、缮稿,整理为《维摩精舍丛书》;近年出版有《袁焕仙著述集》。
据《维摩精舍丛书》记述,南怀瑾先生随从师傅川北禅宗大德袁焕仙先生学禅悟道期间,曾一度开悟产生“神通”,孰料当他把此事详情告知袁师时,却被师傅打消掉了。袁焕仙先生的做法,在我等凡夫看来着实令人费解,然而佛门巨匠虚云老和尚悉知后却对他的做法赞不绝口,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