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成立以来,坚持“立足职责抓党建,抓实党建强业务”的总体思路,把强化数字建设能力、提升数字建设水平、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指标,聚焦新型智慧首府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全面全力全速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祁琦摄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22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祁琦)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4年一季度自治区外贸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议中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规模取得新突破、结构实现新优化,展现了较强的韧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近年来,智慧城市逐渐成为更多地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呼和浩特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近日,记者从市住建部门获悉,2025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任务,谋划推动重点改革事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围绕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施温暖工程“2.0”版、健全完善供排水体系建设等6项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生产线旁,一个个组装好的储能电池包整齐地排列在产品区,即将送入集装箱进行下一步的装配。走进正耐智能电气产业园车间,技术人员娴熟操作,激光切割设备分分钟就将一块两米五长、十五毫米厚的镀锌板精准切割,而这种电脑智控环节,在整个车间多达11处。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建成投产一批生产效率高、产品价值高的农业产业园。通过采用全天候温室、营养液循环系统、密闭式高精度数智化环控等技术,一些产业园对果蔬产品生长环境精准控制,实现全季生产,品质与产量双提升。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的中国移动智算中心,载满智算服务器的一排排黑色机柜发出嗡嗡作业声,指示灯不时闪烁,该中心智能算力规模高达每秒670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填补了我国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等领域所需算力的缺口。
2月28日,在位于回民区的内蒙古宇生乐谷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植物工厂,游客在采摘草莓。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依托政企合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数字化、智慧化科技赋能无土栽培等特色果蔬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和周边农民就业增收,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1月23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数据工作会议获悉,2025年,呼和浩特市将做大做强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升级完善智慧城市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促进数实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在全区发展大局中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打开手机,进入“爱青城”App,实时公交会为您提供出行路线规划,在公共收费停车场可进行无感支付,呼和浩特城市智慧停车系统的建设,让市民尽享出行便利;打开手机,进入“青城巡护”App,可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拍照后上传信息平台,帮助护林员迅速解决发现问题,“青城巡护”系统的使用,让护林工
近年来,呼和浩特以“破茧成蝶”之势,在城乡焕新与产业升级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从交通动脉的贯通到智慧城市的构建,从生态治理的突破到低空经济的探索,这座草原都市正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雄心,书写着新时代的奋进篇章。
2025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依旧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正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加快建设科技强市,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放眼当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呼和浩特:目标到2026年底 智能算力供给水平全面满足人工智能场景落地发展需求】财联社8月30日电,呼和浩特近日发布《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到,2024年底,市本级各相关部门基本形成本领域“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开展1-2个“小
图为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本报记者 余 健摄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的京蒙智算中心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收尾工作。“目前高性能的GPU已经购置到位,将于近期安装并投入使用。
你曾想象过吗?在不久的将来,当一名患者走进旗县区医院的脑血管科室,医生将借助AI助手,将他的病历输入到智能大模型中。这位“智囊”,犹如来自发达地区的资深医学泰斗,迅速生成一份详尽的“病历”及诊疗建议。医生则会参考这些建议,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