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4日电 (通讯员 李兰凯)近年来,萧县结合县域实际,创新举措,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强化交流合作,优化服务支撑,聚力推进产业链集群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推进产业集聚。
4月2日下午,萧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2024年第一次会议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新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压奋进、破浪前行,全面投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大潮,以真抓谱真章、以实干搏实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走出新时代萧县高质量发展新路。
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29日电(通讯员 曹海滨)近年来,安徽省萧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立足独特区位优势,围绕“全省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与沪苏浙对接合作,全力打造“一城三区一基地”(淮海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省际毗邻地区协同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安徽萧县大力弘扬“实干兴宿、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皖北地区全面振兴、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等政策叠加效应,释放政策红利,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关
徐州位于江苏的北部黄淮平原中间地带,徐州自古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在文化和历史上徐州是属于中原文化,跟山东人多饮食文化很相似,跟江苏典型的江南文化根本不同,但徐州却被划给江苏省,徐州地区的老八县也被分别划入了周围不同的的省份,这正是我国行政区划几千前的智慧。
近年来,萧县坚持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张江萧县高科技园,高标准搭建长三角产业对接平台,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全面交流合作,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力。主动对接优势互补。
一条新安江见证了安徽和浙江的法治协同——从简单的断面联合执法,到交界延伸5公里联合执法、线索移办,如今安徽歙县和浙江淳安县正探索构建跨省水域综合管理合作机制,会商拟定相关合作框架协议。日前,中央依法治国办派出6个督察组,对法治领域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察。
中新网安徽新闻3月14日电 (张浩 曹海滨 董晴)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凭借“皖苏鲁豫四省通衢、淮海经济区副中心、徐州市近郊”的区位优势,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徐州都市圈、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淮海经济区,务实推进交通、产业、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
2024年以来,萧县发展改革委紧扣发改主责主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发挥统筹协调和参谋助手作用,聚焦经济运行、项目投资、区域合作、粮食能源、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抓项目、促合作、兴产业、惠民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项目建设扩量提速,区域合作深化拓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奋力打造全市
为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巩固徐州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推进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6月3日下午,徐州市发改委、交通运输局、轨道交通等部门会同安徽萧县发改委、交通部门,共同就对接两地地铁、市域铁路、公路建设召开座谈会。
今年以来,萧县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四个机遇”,充分发挥内陆腹地、农产品主产区、生态绿色、人文资源“四个优势”,坚持东向发展,扇形对接徐州,多领域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城三区一基地”,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成果丰硕。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网站6月8日发布来自徐州市铁路建设发展服务中心的消息称,为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巩固徐州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推进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6月3日下午,徐州市发改委、交通运输局、轨道交通等部门会同安徽萧县发改委、交通部门,共同就对接两地地铁、市域铁路、公路建设召开座谈会。
2017—2021年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分布图中与淮北相关的公路规划建设项目S101淮徐快速通道建设工程,全长33公里!该工程竣工后,淮北到徐州不用走收费的高速也不用走绕道萧县的普通公路。目前,该项目已列入今年全市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将在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