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植茶树,很多都是使用农药,那么茶叶还能放心喝吗?首先,大家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一提到农药就闻风色变,农药不是洪水猛兽,用好了它不但能保护农作物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品质,这也是自然生长的水果,没有使用农药化肥的水果品相好、口感好的原因之一。
近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申时全研究员团队与云南农业大学叶敏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茶园土壤生态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研究通过结合农药降解分析、微生物组学及富集培养试验,系统探讨了除草剂草甘膦在茶园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微生物降解机制。
1茶叶主要的病虫害 有茶假眼小绿叶蝉、茶角胸叶甲、 茶毛虫、茶蚜、蚧类和茶叶螨类及茶炭疽病、芽枯病、叶 枯病等50多种。2加强检疫,科学选种 严格检疫,防止检疫对象传入新的茶园,结合本地气候、主要病虫种类,合理调整品种布局,优化茶类结构,筛选、推广种植抗 病虫茶树品种。
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被称作“绿色农药”。在许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绿色农药研发取得了很多成果,在农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月25日,贵州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晴隆县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发展中心等相关人员组成测产验收组来到晴隆县碧痕镇,在示范基地开展了田间现场测产验收。测产结果表明:夏秋茶控虫防病技术示范区当期茶青平均亩产220.84公斤,较传统管护区每亩产量提高22.60%。
培训会现场。李光叶 摄为确保茶园顺利越冬,提高茶农冬季管理水平,为来年茶叶优质丰产奠定基础,近日,宜宾市高县文江镇在大桥村开展了冬季茶园管护培训会,邀请植保专家对茶园秋冬季管理技术进行讲解。培训会现场。
大众网记者 田洪祥 日照报道7月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4年夏秋季茶叶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近两年在日照全市茶园推广的茶园绿盲蝽秋防技术被农业农村部采用并向全国进行推广。绿盲蝽是茶园春季主要害虫,以为害春茶为主,是造成春茶农残的主要源头之一。
广西茶树上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有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黑刺粉虱、茶蚜、茶黄蓟马、茶黄螨、茶橙瘿螨、茶饼病和炭疽病等,为有效控制茶树主要病虫害,将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为加强夏秋季茶园生产管理,保障夏秋茶和翌年春茶生产,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提出2024年夏秋季茶叶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茶园培肥管理 (一)茶园追肥1.茶树根部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