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周彬川北大木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舞台表演木偶,也是世界唯一的大木偶艺术。2006年6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2023年5月21日,莱西木偶艺术团的演员们在排练节目。山东莱西木偶艺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新一代传承人姜玉涛根据时代特点和大众需求,改革木偶制作工艺、创新演出剧目,在剧目中融入童话、动漫、神话等元素,让木偶表演形式更加贴近当代生活,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泉州晚报《泉州“狮”话》栏目 激发木偶头雕刻非遗传人创作热情木偶狮头在卖萌黄雪玲将自己对狮子的理解融入木偶头雕刻中黄雪玲创作的木偶狮头,形象、神态和颜色都有别于传统狮头。台湾收藏家收藏的黄义罗木偶狮头作品(黄雪玲 供图)核心提示“喜怒哀乐一台戏,寸木窥人生百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邵悠扬春节期间,李秀平一直没闲着。作为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忙着给孩子们带来有趣的木偶戏表演。近几年,李秀平致力于研发木偶机器人,开启“木偶奇遇记”。在济南市市中区竹马戏偶亲子剧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李秀平。
木偶戏因“琢木为偶”而得名是一门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民间戏曲艺术是高州民间艺人在传统木偶戏的根底上不断吸收当地文化创新发展而形成的独具粤西特色的戏种《广东印记》茂名篇之《高州木偶戏》让我们走进高州“偶”遇国家非遗感受这一古老民间技艺的独特魅力假偶述真情,今朝传古事一朵艺苑奇葩
原标题:“非”一般的技艺展示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吕娜小小一块不起眼的木头,经过选材、雕刻、裱纸、打胚、修光等十几道工序,成为戏曲舞台的人物脸孔,生旦净末丑,演绎人生百态。 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福建展区人气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