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楼处违规安装人脸识别设备收集对比客户人脸信息被罚款5万元,房产公司竟状告市场监管部门,要求撤销该处罚。最终,法院驳回了房产公司的诉讼请求。6月28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法院2022年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这起涉及处罚售楼处人脸识别设备的案件入选。
你以为售楼处安这么多人脸识别是防中介去吃糖嘛?那是为了防你们自己去了售楼处,又来找我们要优惠啊!很多人对售楼处的信任度高,对中介不相信,所以自己就去售楼处看房问价了。殊不知,这正是开发商给你挖的坑儿。一旦你踏进售楼,你就已经被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给记录了。
从中介处得知自己已经失去购房优惠时,市民赵女士一头雾水。11月,她在一楼盘确认了购房意向,经中介带看后很快便缴纳了尾款并完成了信息登记。本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赵女士却在完成登记当晚接到了来自中介的通知:根据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结果,您不属于渠道客户,导致中介没有办法正常结佣。
来源: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售楼处暗藏猫腻 “无感抓拍”获取信息技术滥用,风险泄露“偷脸”怎能肆无忌惮?!随着科技发展,人脸识别的体验场景也越来越普遍,刷脸解锁、刷脸付款、刷脸认证……近日,平阳法院审结了一起房地产经纪公司诉房开公司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的合同纠纷案件。
想买房的你走进了一家售楼处。热情的工作人员举着托盘走到你身边,托盘上放着三种不同的饮料。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会替你考虑周末去哪娱乐,孩子在哪上学,怎样付款“最划算”……但他大概率不会告诉你,当你在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时,天花板上的摄像头正在对你进行人脸识别。
近日,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涉及售楼处人脸识别的合同纠纷案引发关注。该案中,房地产经纪公司与开发商就委托代理的4608万元服务费打起官司,开发商以售楼处安装的人脸识别监控截图作为证据,试图证明54套房屋购买客户并非经纪公司“带看”,不应支付对应的服务费。
来源:【青岛信网】近期,青岛一场非法使用人脸识别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胶州华润城推出“带人购房返佣金”活动,王女士按要求带自己弟弟购房后,竟然无法享受佣金。华润城方面的解释是,他们的人脸识别系统曾在去年抓拍到王女士的弟弟,因此属于“自然到访”。
极目新闻记者 吴汉实习生 郝梦月近日,武汉市汉阳区的田女士向极目新闻热线(027-86777777)反映,她今年5月底在汉阳区的墨水湖附近买了一套房子,这本是一件喜事,但只因自己两个月前因故曾路过一次该楼盘售楼部并被监控拍下,后来特意介绍她到此买房的朋友就无法拿到3万元的返点,这
当下,“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运用。人脸信息是具有不可更改性和唯一性的生物识别信息,公司、商户等市场主体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如何?应该经过怎样的授权?在执法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当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监管人脸识别技术运用、打击非法收集使用人脸信息行为?
今年4月29日,解放日报“民声直通车”刊发《上海一游泳馆更衣柜推行人脸识别遭投诉,这些公共场所的“刷脸”要求都合理吗》一文,聚焦上海部分体育场所、培训机构、超市等场景下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的名义强制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的问题,其中涉及松江酷学体育开办的泳乐云间游泳馆。
来源:【天府融媒】付款刷脸、进门刷脸、认证刷脸……网友不禁吐槽:“一天下来,脸要被刷十几次。”刷脸“入侵”各种生活场景,一切皆可刷带来便利,也带来“过滥”之患。日前,上海开展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对滥用“刷脸”说不!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源源售楼处私下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用来记录客户来源和支付相应佣金给拓客群体。当“谁拉来客户”产生争议时,售楼处提交的一份关键证据竟然是人脸识别的视频监控。这份监控,能帮助售楼处打赢官司吗?近日,六合区人民法院公布了这样一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