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作为我国特大城市,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不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位于全国之首,其养老保险政策的透明度也是比较高的。在各地的养老保险政策,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I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各个地方虽然有很多规定,但要查找起来是比较困难,有的地方甚至无法查找。
上海养老金水平在全国数一数二,人均养老金超过了5000元。不过,具体到每个人,因为缴费水平不同,养老金有高有低。一位上海职工,2024年8月刚办理退休,9月开始领养老金,工龄21年零1个月,视同缴费指数为0.8386,养老金有3千吗?
2024年的企业退休人员,视同缴费指数是按1.5计算吗?在2024年办理退休的企业参保人员,如果退休时能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话,则在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可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也是会提高不少的,那在计算养老金时,企业参保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1.5计算吗?
不管是在办理退休待遇核定的时候,还是自己进行养老金测算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个词,视同缴费年限,很多人对视同缴费年限不是很理解,其实用大白话来讲,视同缴费年限其实就是养老金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可以视同为职工个人缴费年限。
对于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问题,按照各个不同的地区,其计算办法是完全不同的,按照国发26号文件的规定,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不像机关事业单位那样,都是由人社部出台统一的原则,由各个地区出台具体计算办法。
企退人员有8年的视同缴费年限,档次是按照60%还是100%计算呢?企业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如果能够成功认定8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则在办理退休手续之后,每月的退休待遇是能够提高不少的,那在计算养老金时,视同缴费年限所对应的档次是按照60%还是100%计算呢?
退休时有视同年限,养老金待遇中会多一项待遇,统称为过渡性养老金,各地区针对视同缴费年限的待遇计算方式大同小异,最常见计算办法是: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地社平工资 × 平均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其中过渡性系数根据退休地的政策一般为1%~1.4%之间。
上海41.7年工龄60岁,18.7万个人账户,0.80缴费指数。帮上海市的这位朋友计算一下退休金。这位朋友的出生时间是1965年12月,退休时间2025年12月。这位朋友是不想延迟退休,所以退休年龄是60岁。凡是不想延迟退休的朋友一定要提前三个月向社保局申请一下。
2024年,上海和江苏的养老金计算,工龄有39年,看看差别大不大呢?例如在上海办理退休的参保人员,工龄有39年,可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就能有7年5个月,在缴费档次都是60%的情况下,则到2024年7月份办理退休手续时,这位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能有95000元左右的,可计算的平均缴费指数是0.6761,退休年龄是60岁,在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2183元的情况下,这位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大概就有5398.75元的。
上海41.3年工龄60岁,23.1万个人账户。帮上海市的朋友计算一下退休金。这位朋友的出生时间是1965年6月,退休时间是2025年8月,退休年龄60岁,0.98缴费指数。我给他估的是0.98个人账户余额,231000元。退休地点在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