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让农业生产全链条更加“智慧”。通过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加工、智慧物流等的应用,来达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更好的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的目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当前,智慧农业凭借其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特质,不断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桎梏,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成为农业变革与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
3月13日,在位于运城市新绛县泉掌镇王守庄村的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内,工作人员在嫁接种苗。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市,素有“晋南粮仓”之称。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
光明网讯12月18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进一步耦合,智慧农业将为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智慧农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新华社武汉5月12日电 题:从“扛锄头”到“刷手机”——鄂西山区智慧农业见闻新华社记者谭元斌过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如今是手机上“种地”,“指尖”浇水、施肥、控温……在位于武陵山区的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黄泥坡村,智慧农业释放科技兴农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在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椒薯加工中心,10余名工人正把红瑶红薯摆进礼盒。每天发售2000盒左右的红薯是“90后”农村职业经理人陈清瑶2025年春节前的常态。“2024年,我们新建了仓储库,这样一年都有鲜薯可以供应。而要保障仓储库正常运转,电是第一要务。”陈清瑶说。
作者:郭剑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智库建设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当前春播进度已超五分之一,从湖北襄阳播种施肥一体机大显身手,到国内首个类脑智慧农业黑科技仅用一台田间“小货车”就实现了对临安雷笋种植的10分钟内“测土+种植方案智能生成”等,智慧农业落地生根的新气象随处可见。
人民网记者 王波暮春时节,正是春耕春管关键期,在位于四川崇州的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天府粮仓产业园)里,土壤精密传感器、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智慧化育秧……各种代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手段,不断加入田间劳作,“智慧农业”在春耕春管中“大显身手”。
1月26日,在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镇的草莓小镇,工作人员巡察“数智草莓植物工厂”内种植的草莓。翁忻旸摄/《瞭望》新闻周刊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随着中国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亟需解决。智慧农业或将成为这一问题的重要答案。
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两份文件《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到同一个关键词——智慧农业。这是推动农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入点。
《闳议》访谈节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刊》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出品,通过采访两院院士及专家学者,深度探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领域的发展前路。以客观、精准的解读,科学、前瞻的思考,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发展破题解惑,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来源:红网时刻 春耕,这一中华农耕文化的厚重底色,正在科技的力量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春雨般洒落田间地头,将传统的耕作方式推向了智慧化的新高度。智慧农业,正成为新时代春耕的鲜明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