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洞察,专注于上市公司信息解读,保护中小投资者。“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 ——但丁一家上市公司或普通的企业,比债务重组更惨的就是破产重整了,到了这个地步,公司基本是很难挽回了,大概率要换业务换大股东。但对投资者(或股东)而言,这正是最后一搏的时机。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重整投资人押注*ST步高 (002251.SZ),似乎押对宝了。随着21.95亿元重整投资款到账,这家公司股价一度涨停,目前徘徊在3.1元/股附近,市值约26亿元。这对于部分重整产业投资人1.65元/股的成本价来说,意味着不到3个月账面浮盈近90%。
21-联储并购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坪 深圳报道21-联储并购研究中心发布的《A股并购市场2024年总结及2025年预判》(即《2025年A股并购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首篇,我们将目光瞄准了近年来火爆异常的破产重整市场。
◎记者 韩远飞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多家公司积极申请“摘星脱帽”。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自年报季开启以来,已经有9家公司提出撤销风险警示的申请,均为*ST公司。其中,5家公司申请彻底“摘星脱帽”,另4家公司只是申请“摘星”。进一步梳理可见,破产重整是这些公司能“重生”的重要因素。
作为上市公司“转危为安”的重要手段之一,破产重整近期在资本市场的热度明显上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来有44家上市公司被申请重整及预重整,较去年同期增加超四成。这一现象反映出破产重整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拯救机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人所接受和重视。
来源:中国证券报*ST中安、*ST天马日前分别发布关于公司重整计划获得法院裁定批准的公告。除上述两家公司外,近期已有包括*ST雪莱、*ST方科、*ST尤夫等近10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重整计划已获法院批准。
2024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审理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文件中提到要拯救具有重整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上市公司。这与强调强化退市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都是净化市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途径。
“暴利”的破产重整时代,或将迎来终结。近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沪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订破产重整等事项的自律监管指引(下统称《指引》),直击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交易中的权益调整模糊、内幕交易频发、中小股东权益稀释、“假重整、真逃债”等乱象。
文/吴治邦近段时间,有部分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披露被申请破产重整或破产重整被受理等信息,破产重整程序往往被企业解读为企业重生的契机,过往也有很多上市公司通过破产重整维持住了上市地位。正因如此,与破产重整沾边的个股上演了连续涨停的走势,如东方集团(600811.
记者 | 沈溦控股股东正在破产重整,“当代系”医药企业人福医药(600079.SH)突现利空。10月22日晚间,人福医药公告,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科技”)收到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当代科技立案。
证券时报记者 黄翔8月9日,近期受到热炒的ST板块受挫,多只涨停连板个股遭遇跌停。然而回顾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行情,ST板块在大盘持续震荡走势下独立走出反弹行情,引发市场热议,在近一个月时间内该板块已涨超15%。
5月8日,东银控股旗下上市公司ST迪马(600565)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重庆东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银控股”)的告知函,东银控股已于近日收到债权人重庆市兴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实业”)的告知函,兴业实业已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五中院”)递